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50位杰出校友访谈录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何晓文主编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2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6276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一所学校最可宝贵的财富,不是漂亮的校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而是兢兢业业地献身于教育事业的老师和在老师们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的学生——这其中,既包括今天坐在课堂上的莘莘学子,也包括已经离开学校,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的广大校友。
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建校以来桃李满天下,在50年的风雨历程中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质量毕业生。二附中的毕业生始终牢记母校的教诲,努力追求卓越,创造辉煌。如今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的成就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是母校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二附中一届又一届的后来学子学习的典范。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史的教育功能,用前辈学长们在各自岗位上追求卓越、创造辉煌的榜样激励在校学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5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组织学生对建校以来的50位杰出校友进行了采访。其实,在二附中的历届校友中,成就显著堪称“杰出”者甚众,这次采访的50位校友只是其中的部分代表。在他们中间,既有学识渊博的院士、学者,也有蜚声海内外的科技精英;既有商界、企业界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也有文化、体育领域身手不凡的新秀;既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有甘于平凡的普通劳动者……尽管这些校友的职业、成就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二附中发奋有为、追求卓越的精神,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同学都表示从中深受教育和鼓舞。为此,我们将采访成果整理出版,相信这为其他在校同学和以后进入二附中就读的同学都将带来宝贵的启迪和教益。
50年的历史算不上悠久,二附中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这本书所反映的仅仅只是二附中的昨天。但从参加这次活动的全体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身上,不难看出一种50年来一以贯之的卓越品质,一种正在被不断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二附中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在下一个50年里必定还会涌现更多的杰出校友,为祖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录
“培养不断探索科技奥秘的欲望”——访1960届校友刘玠
“做人就该脚踏实地地工作”——访1960届校友姜耀庭
“我就是喜欢当老师!”——访1960届校友秦玲
“我为我曾是二附中学生而自豪”——访1962届校友任大文
她三次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访1962届校友张韧
“二附中有一批好老师”——访1966届校友周禹鹏
让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访1966届校友张大同
“有多大的能量释放多大的能量”——访1967届校友陈余民
“永远追赶头版头条的人”——访1968届校友张兴文
期待母校创造更多的辉煌——访1968届校友丁健
一份最好的赠言——访1968届校友陆永新
“把握好现在,把握好将来”——访1973届校友周青
“二附中学生要为祖国腾飞作贡献”——访1974届校友骆伟建
认认真真办事,踏踏实实做人——访1979届校友黄鸣
“珍惜现在,才能把握好明天”——访1980届校友李星
母校的记忆是不会磨灭的——访1980届校友曹明华
他以二附中的老师为楷模——访1980届校友薛雷平
“老师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看”——访1981届校友夏肠
行动比思考更重要——访1981届校友沙溪漭
“热爱祖国,做真正的有用人才”——访1981届校友倪明康
“人要有一种质疑的精神”——访1982届校友林在勇
“我为自己曾是二附中一员而骄傲”——访1982届校友严艺敏
“二附中让我学会了独立”——访1982届校友杨雷
“长大成材了,千万不要忘记母校”——访1982届校友张天胜
“母校的教益让我受用一辈子”——访1983届校友印海蓉
“二附中的学子要有‘精英意识’”——访1984届校友陈引驰
“聪明+勤奋=人才”——访1984届校友李沉简
“我所拥有的都是由于母校的培养”——访1984届校友黄炯伟
“多彩的生活应该是我们的目的”——访1985届校友吴征
“努力学习,未来是你们的”——访1986届校友李劲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访1987届校友林晨
“母校给了我们自由的成长空间”——访1987届校友钱菁
兴趣造就成功——访1988届校友胡炜
“战地玫瑰”:母校使我学会了思考——访1988届校友闾丘露薇
Self-Awareness,选好自己成功路——访1990届校友范承工
完美“转身”背后的成功法则——访1990届校友何旭东
只有“精进”,才会有进步有发展——访1990届校友张炼红
“没有爱心和良知的人不可能成功”——访1990届校友谭海音
“一旦认定目标我会全力以赴做好”——访1991届校友单舒瓯
眼界决定成败——访1992届校友邵亦波
从喜爱中国到走向世界——访1992届校友信田祜之
母校一直深深地烙在她的心中——访1994届校友赵轶璐
“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访1995届校友蒋琼耳
“狭路相逢勇者胜”——访1997届校友陈海帆
“相信二附中一定能再创50年辉煌——访1997届校友陈彦丰
“实现梦想,需要一步一步地规划”——访1998届校友孙轶如
“母校给了我很美好的回忆”——访2000届校友肖晶
母校激励着她寻找挑战的勇气——访2000届校友诸珏敏
他是一个“神奇小子”——访2002届校友任琦
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二附中人——访2005届校友赵思远
附录:采访感想
书摘插图
“培养不断探索科技奥秘的欲望”——访1960届校友刘玠
【校友简介】刘玠,华东师大二附中首届理科班毕业。中共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美国钢铁工程师协会会员;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兼鞍钢新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鞍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8年2月1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刘玢作为华东师大二附中首届校友,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二附中即将迎来50周年校庆,您作为首届校友,见证了二附中的诞生,我们想了解一下刚刚建校时的二附中是什么样子的?在二附中的两年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答:刚建校时的二附中就在华东师大北面的一栋红色的房子里,规模不是很大。我们当时一共两个班,一个是高中的理科班,另一个是高中的文科班。当初我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因为二附中就在师大里面,师资都来自于师大的优秀毕业生,所以能进入这样的学校,当初就感觉到是非常幸运的。而且二附中当时的办校方针,现在我体会到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我们班不仅学习是比较优秀的,而且同学们和老师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和谐。我记得当时学校教育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还画了一幅黄继光在战场上的英姿的宣传画,挂在学校的墙上。我们班同学都是理科比较好的学生,但我们的体育成绩也非常好,我记得我们班上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在学校运动会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当时刚好赶上“大办钢铁”,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大办钢铁和一些科技竞赛,记得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参加组装阴极射线管示波器。
二附中对我这一生起了一个非常好的打基础的作用:一是人生道路的选择,二是学术知识的培养,三是体魄上的锻炼。我当时比较喜欢体操,200米、400米的中长跑和跳远。虽然当时高中只有两年的时间,但同学们在一起留下了很难忘的记忆。特别要提一下,我们当时的毛仲磐校长是非常优秀的校长,万琳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他们都特别善于抓住青少年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地进行培养。我觉得二附中确实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
问: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非常关键的时期,二附中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不能谈谈您在二附中的求学生涯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觉得关键是二附中培养了一种不断探索知识的学风,激起了一种探索科技奥秘的欲望。二附中组织学生参加许多科技竞赛和创新活动,我们做了一个阴极射线管示波器。这就是在培养当时高中生的一种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的志向。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我这一生都把做全新的、一些超出自我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乐趣。
在二附中,我非常喜欢参加一些航空模型和无线电制作的科技活动,德育和体育方面的活动也非常喜欢,就是全面发展。和创新联系起来的话,就是喜欢做一些新奇的东西。之后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后来又参加工作,全部都是从局部到全局的创新,这与二附中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总的来说,二附中培养了我一种以探索科技奥秘作为追求和乐趣的品质。
问:现在各门学科竞赛非常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二附中一向是奥赛金牌的得奖大户。您对高中生参加学科类竞赛和科技竞赛有何看法?您在母校学习时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是什么?
答:我觉得把平时的学习和竞赛两者结合起来,是可以相互促进的。高中阶段主要是培养一种品质,而不是要出多么出色的成绩。比如,当时我们组装阴极射线管示波器,这是对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的提升,促使我更好地去学好物理。我们大办钢铁,也增加一些钢铁方面的知识。人不要把自己限于某一个方面,一定要开阔,一定要开放式地去学习。我们中国工程院有一个非常有水平的院士说:“不会玩的人出不了好成绩。学习应该全面广泛。”他说的玩是非常广泛的玩,乒乓、画画、钢琴、外语都很擅长。他对什么都有兴趣。我赞成他的说法。现在的学科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医学与物理、化学联系在一起,生物与地理也联系在一起了。我们电子信息学部有个院士是搞生物电子的,那就是把生物和电子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是搞建筑的,要把计算机技术与建筑联系在一起。如今是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在学习中一定不要孤立起来,不要去偏废某些方面。一个人一种求知的欲望、一种创新的品质和探索知识的本领是高中时期培养的。这个很重要。
问:我们已经上高二了,明年将面临高考,大学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您当年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决定你人生发展的故事?
答:我从小学时就开始了科技方面的培养。当时我在华东师大附小,五年级就参加长宁区少年之家的航模小组去做孔明灯。这个使我对航空领域有了极大的兴趣,所以考大学的时候我所有的专业都填报了飞机设计和飞机制造。但由于家庭的原因,我当时不可能进入这种保密的专业,所以班主任万琳老师就建议我搞机械。为了尊重老师,我最后一个志愿填的是武汉钢铁学院冶金机械系。填武钢学院是因为当时大办钢铁的影响和武钢在全国的大力宣传。武钢是我国新建的钢铁基地,我很幼稚地觉得武汉钢铁学院和武钢是联系在一起的。
到了武汉钢铁学院一看,那个环境条件比二附中差远了。当时进了大学,我还不死心,下决心一定要自己搞航空设计、飞机制造,要自学成才。我当时的偶像是苏联的雅科夫列夫,他是苏联三大飞机设计师之一。他就是自学成才的,他为苏联设计的战机立下了赫赫战功。我当时坚信,既然他能自学成才,我也一定可以!所以到了武汉钢铁学院,我还没有把心思全放在搞钢铁上,我自己搞飞机设计。我知道飞机设计要有十分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我在大学里的学习非常努力,学习非常优秀,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尽管当时是非常时期,吃不饱。1962年,陈毅副总理有个关于培养科技拔尖人才的讲话。根据这个精神,学校把我作为武汉钢铁学院拔尖学生培养,给我开小灶,请了一位苏联教授的研究生专门指导我。因为武汉钢铁学院在当时全国的排名是比较差的,学校也希望有几个尖子生能考上研究生来争点光,所以来动员我考研究生,我就打算考北京钢铁学院的研究生。当时北京钢铁学院已经有了研究生的物色对象。由于我当时优秀的考试成绩和扎实的功底,我进了北京钢铁学院。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放弃了航空设计的想法,专心搞钢铁。
我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曾经有很多中学生来问我:“考大学怎么选专业?”我说两句话,一句是“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第二句是“不要仅仅拘泥于自己的兴趣,能结合最好,不能结合也没关系,行行出状元”。而且一个人一生搞什么也是说不定的。我当时的志向是搞航空,然后去读了冶金机械,最后我的成果是出在冶金计算机控制。我的所有成果都是来自于冶金计算机控制,而不是冶金机械。我在武钢和鞍钢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若干项,这么多的奖项可以说都是冶金计算机控制方面,所以我现在是电子信息学部的院士。你看,我从一个学冶金机械,一个学钢铁的人,成为一个电子信息学部的院士,看起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必然。科学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严格的界限,所以一定不要把自己框死在某一方面,我觉得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博学多才的。
问:我们看到过您陪同胡锦涛主席视察鞍钢的照片。在您接手鞍钢时,鞍钢面临极大的困境,是什么信念让您坚定了带领鞍钢走“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这条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之路?能不能给我们简单讲讲当时的故事呢?
答:这是和我的经历、和我原来的基础有关系的。在二附中时学校的培养使我把超出自我和创造一个新的局面作为自己的追求。到了鞍钢,尽管鞍钢这么困难,几乎破产,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在体制机制上通过改革,在技术上通过创新来改变鞍钢当时的困境。就像一句古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当时所有的先进的技术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说,这些进口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我有一个十分简单的逻辑,就是人家没有先例而敢于开拓,敢于发明,敢于创造,我们已经有了人家的一些技术了,我们自己难道还做不出来?我们就笨到那种程度啊?我想我们一定不是不能。
举一个例子,人家(外国)坐波音737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这么先进的飞机。人家从无到有创造出来了。而我们的起点是已经有了波音737摆在这儿看着,尽管里面有许多东西是黑匣子,不能打开,但至少已经有一个东西摆这儿了。我们的起点已经更高了,我们还做不出来吗?我以这种“我们已经比他们有了更好的条件了,应该能自己去创造出自己的东西”的简单逻辑为信念,从而在鞍钢取得的最大的成功就是技术上的创新。我们用别人二分之一的钱,三分之一的钱干出了人家的一整套装备出来。所以我在鞍钢取得过国家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还有一些别的奖项,这和我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一个新鞍钢出来,而不是去买一个新鞍钢来。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热连轧设备有的企业要花90个亿,我们就花了十几个亿,是他们四分之一的钱,我们的包袱就轻多了,我们的效益就马上回来了。所以我们的发展要快得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和二附中联系起来,那么,在我求学和工作中那种求知的欲望、创新的品质、探索科学的本领,我认为都是二附中给予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