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清末新政始末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明清史,
作者: 李刚 著
出 版 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70738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要寻找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起源,不能仅仅回溯到“五四”,晚清是一段更重要的“转型时代”。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肆意掠夺,致使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的惨境;但是,西方势力的介入也为中国社会的再一次更新提供了契机,中国在危机之中开始了从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清帝国最后十年,清廷提出新政方案,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建立近代教育体系,确定“工商立国”方针、自开商埠、鼓励民族商人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博览会;修改刑律,添补民法、诉讼法,建立各级审判机构,着手推行行政与司法国家准议会机构和地方准议会机构,筹建责任内阁,等等。这些经济和政治名词在今人看来是那么的熟悉,但相信这些诉求发生在晚清最后十年的国人却是凤毛麟角……
内容简介
晚清七十年,在清廷之外,既有底层贫穷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乌托邦式的“天国”社会;又有革命志士高呼打同行体制,试图用火与犁再造美好中华。无论其理念是狭隘还是崇高,都希望运用自己的一套办法改变中国现状,把中华民族从西方列强的炮舰锁链和经济掠夺中解脱出来。在清廷内部,皇室家族和官僚阶层,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也在寻求帝国复兴、崛起之术。特别是在帝国最后十年(1910-1911年)的新政改革,兴学堂、废科举、遣留学、练新军、改官制、办实业,其变革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经济、法制、军事、政体等,其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超过此前的戊戍变法……本书试图客观冷静地、立体地、多角度地展现清末新政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作者简介
李刚,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师从著名世界经济史专家杨栋梁、中日关系学者宋志勇。出版《犁与刀——百年中日问题忧思录》,发表《“琉球交涉”期间中日外交策略考》、《清末宪政改革中的日本因素》、《中日传统复仇文化比较》等多篇专业论文;长期受聘为《大生》杂志特约研究员,独立承担了《日本农业政策与农村现代化》的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 1901顽固派退出政权核心
从玛噶尔尼到《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的失控
第二章 黄沙渐没中堂墓:一个时代在结束
最后的出场
李鸿章其人
“洋务运动”的历史性终结
第三章 “新政”上谕:“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
命脉”
她比康有为走出更远
慈禧太后的“政见”
第四章 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张之洞的崛起历程
“会奏三折”足使他名垂千秋
第五章 袁世凯:从朝鲜监国到政坛巨子
豫中豪门走出来的北洋大臣
新政初期的变法举措
他萌生了立宪的愿望
第六章 1906五大臣出洋考察终成行
政治考察前的国内外大背景
出洋考察对宪政改革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 立宪上谕在争论中出笼
激烈的廷辩
哪些人在推动改革?
立宪上谕引发新一轮纷争
第八章 党争纷扰中的官制改革
“责任内阁制”遭遇挫折
没有最终的赢家
第九章 聚焦北京:立宪应否预备?
“九年预备立宪”:一个激进的改革方案
九年里都需要做什么?
第十章 1908皇族少壮派与地方权臣在角逐
摄政王塑造自己的改革形象
中央政府与地方督抚纷争的背后
第十一章 议员们在行动
摄政王向议员们做出让步
立宪派缘何更激进?
第十二章 爆发“新政综合症”
危机与契机依然共存
民情是把双刃剑
第十三章 “铁路国有”引发全面危机
经济纠纷升级为政治冲突
“新政”没过“保路”关
第十四章辛亥年还发生了什么?
两任内阁与一部宪法的出台
大厦瞬间倾塌
书摘插图
第一章1901顽固派退出政权核心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从玛噶尔尼到《辛丑条约》
公元1792年,英国外交官玛噶尔尼勋爵携带英王亲笔信绕过大半个地球出使中国。次年9月,在热河行宫两次谒见中国皇帝,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通商口岸等要求,被清政府驳回。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玛噶尔尼是一个极富标志性的人物。
当时的中国正逢盛世,皇帝年号曰“乾隆”。
当中国人为这些大鼻子、蓝眼睛的西方人必须在皇帝面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而较劲时,玛噶尔尼已经洞察到了古老中国的衰败之势。那时距离鸦片战争还有40多年,但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整个历史画卷似乎已经展现在了他的面前。乾隆皇帝非常慷慨地批准给英国使团每天招待费用为白银5000两,这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但是大多数被经手的官员所克扣,玛噶尔尼虽然并不知道这一情况,但他还是断言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48年后,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近代史也就此揭开。
历史的时针再往后拨60年,20世纪的第一年,公元1900年,中国旧历庚子年,八国联军以解救被义和团围困的各国公使馆为名,打进了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城。
1900年8月16曰,中国军队在京城各处与八国联军展开巷战,死伤惨重,经过殊死战斗,联军渐渐地将剩余的中国军队驱逐到了城市的西北两方,战至晚间,整座北京城陷落。
10月22日,联军统帅瓦德西将军从北京给德皇发了一份报告,内文中写道:
联军占领北京以后,其驻扎地点之分配,一如当时各军攻入该城,最初各自占据之处。
在英国方面,所抢之物均须缴出,一齐堆在使馆大屋之內,加以正式拍卖,如是者累日,由此所得之款,按照官级高低,加以分派,其性质略如战时掠获金,因此之故,无一英人对于抢劫之事,视为马仁法行动。
其日本方面,则对于此种掠夺之物照例归于国家,由此所得之款数至为不少,据日本某将军之报告,只天津一处抢劫所得者,即有二百万两之多。
至于美国方面,对于抢劫之事本来禁止,但美国军队颇具精明巧识,能破此种禁令,为其所欲。
俄国军队抢劫之方法,似乎颇称粗野,而且同时尽将各物毫无计划的打成粉碎。
此外法国军队,对于各国军队“之抢劫行为”,亦复绝对不会落尾人启。
就宫內情形而言,又可证明该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所最可惜者,即真正对于此次战事有罪之人,反受损失极小。又因抢劫时所发生之强奸妇女,残忍行为,随意杀人,无数放火等事,为数极属不少,亦为增加居民痛苦之原因。另据《庚辛纪事》记载,浩劫中“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未及逃亡的皇室贵族崇绮,“其眷属尽为联军所拘,驱诸天坛,数十人轮奸之”。王侯将相尚且遭此惨剧,普通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
北京城的破坏并不是这次世纪悲剧的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
8月19日,在逃出北京后的第五天,最高统治者慈禧发出了两道上谕:第一道发给军机大臣荣禄、大学士徐桐、户部尚书崇绮,令他们留在北京与联军讲和。但在城破不久,荣禄已经来到了保定,而另两位大臣也相继上吊身亡以死殉国了。第二道上谕发给了李鸿章,要求他火速北上,与庆亲王奕劻一起主持议和。
两道上谕发出之后的第二天,在北京城西北方向一百公里处的一个小县城,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世人发布了一份官方文件——《罪己诏》。可以认为这份《罪己诏》就是慈禧太后的国策“检讨书”。
不久,两宫的銮驾逃到了西安,住进了陕西巡抚的衙门。
9月中旬,慈禧太后和她信任的大臣们拟就了人体的议和框架,李鸿章和奕劻两位议和大臣照会各国,提出了五条议和纲领,清政府第一次正式开出自己的谈判条件:
1.承认围攻使馆违反国际公法,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事件;
2.愿意协商赔款问题;
3.同意修改有关条约,侧重中外商务;
4.收回被占衙署,与各国分别缔约;
5.先行停战。
对中国人提出的议和条件,瓦德西的态度是“不给予任何的理睬”。
蒋廷黻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那样的尴尬和悲凉。
瓦德西继而鼓动各国,坚决拒绝中方先停战后议和的要求,并且各国还一致提出,只有清政府在如何惩办“祸首”等问题上有明确的表态之后,才可能开始考虑议和的问题。列强咬住除慈禧之外其他“祸首”的名字死死不放,不得已,李鸿章给慈禧发电,要求朝廷尽快从重惩办相关人员。
除了要求惩办“祸首”,列强在“两宫何时回銮”问题上态度也一度强硬,各国公使一致要求,只有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后才可以开始谈判。
正当李鸿章、奕劻两位议和大臣左右为难之际,突然传来俄国准备长期占领中国东三省的消息,这引起曰、英、美等国极大的不安。如果清政府一直陷于逃亡境地,就无力对俄国进行真正有效的谈判和抵制,列强也没有理由去“维护”一个已经没有政府的国家的“领土完整”。而暂时维持东北亚局势稳定,符合美国的一贯国际政策,也为日本此后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中国东北被俄国一国占领,整个东北亚地区就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国际力量重组。这就使得八国的统一意见出现了松动,他们不再坚持把“严惩祸首”和“两宫回銮”作为和谈的前提条件,而是集中精力开始讨论议和的具体内容,以期攫取最大限度的战后利益。
圣诞节的前一天,八大列强和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11国公使将拟好的《议和大纲》交给了奕劻,并要求清政府迅速答复。
这份《议和大纲》共有12项主要条款,是后来《辛丑条约》的蓝本:
1.中国派亲王专使就克林德被杀一事前往德国谢罪,并在遇害
之处树立铭志的牌坊;
2.严惩祸首,杀害凌辱外国人的城镇停止科考五年;
3.中国必须用优荣之典就日本书记官被害一事向日本政府谢罪;
4.中国必须在各国人民坟墓遭到亵渎之处建立墓碑;
5.军火及制造军火的器材不准运入中国;
6.公平补偿外国人身价财产损失;
7.各国驻兵护卫使馆并划定使馆区;
8.削平大沽炮台;
9.京师至海边由各国留兵驻守;
10.永远禁止军民等加入仇视各国的团体;
11.修改通商行船各条约;
12.改革总理衙门和各国公使觐见礼节。
电文传到西安后,舆论大哗。所有人都感到条件极端苛刻,无法接受。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定12名朝廷官员死罪,包括庄王、端王、刚毅、毓贤、李秉衡、徐桐和董福祥等。经反复谈判,最后的结果是:赐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终身监禁;毓贤即行正法;徐桐和董福祥被革职;刚毅、徐桐已死,均追夺原官位。除朝廷外,全国各省还有119名官员被处死或被严厉处罚。
惩办“祸首”的风波平息后,赔款的数额问题便成了议和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清政府的议和官员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确定的结果为:清政府共需向列强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一一四亿五千万中国人, “人均一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以海关税、盐税和常关收入作抵押担保。
条约签订后,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坐镇南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早年平定太平天国有功于清政府,后半生为
中国的近代化事业殚精竭虑,听闻条约签订,仰天流下两行浑浊的泪水,叹息曰:“此次创巨痛深,实与亡国无异!”
这项赔款以及条约中对中国利权的侵害,使中国政府的财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此后十年清政府所推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成效。
第二年的1月7日,从保定坐上火车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陪同下回到了北京城里。
至此,在中国庚子年爆发的那场动荡终于结束,无论对于这个国家的贩夫走卒,还是最高统治者,都是一场难以承受的世纪噩梦,那些被处决的“祸首”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义和团运动的失控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这首颂扬“义和团”的歌谣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唱遍中国北方大地。义和团诞生在中西方矛盾最为聚焦的北方地区,是从“反洋教”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本土势力。
如果我们能够首先跳出给义和团“定性”的窠臼,先看它的形成原因,事情就会明朗。
近代中国在与西方抗衡中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技术器物层次,更重要的是在制度文明方面。但是,当时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中华文明的保守性也不仅表现在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