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
作者: (美)徐国琦 著,马建标 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35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262846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暑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无所不有,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中国与大战》一书系作者本人用国际史方法、多元视角研究中国及世界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题目: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问题。这是作者近几年所做的中国与国际化、国家认同问题系列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全书共分7个章节进行阐述,具体包括中国准备加入国际体系、大战的爆发与中国的反应、中国正式参战、内战、1919年巴黎和会与中国寻求世界新秩序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自序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准备加入国际体系
第二章 中国国际主义的兴起与新式外交
第三章 大战的爆发与中国的反应
第四章 中国的替代战略:“以工代兵”计划
第五章 中国正式参战
第六章 内战
第七章 1919年巴黎和会与中国寻求世界新秩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准备加入国际体系
从未有过一个伟大民族的政治教育完全由作家来进行,这真是一件新鲜事,这种情况也许最有力地决定了法国革命本身的特性,并使法国的政权在革命后呈现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容貌。作家们不仅向法国人民提供了革命思想,还影响了他们的气质和人生观。作家们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对法国人民的思想进行长期的改造,这项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因为法国人没有任何政治实践,因此作家们对法国人民进行全新的启蒙。其结果是作家们把自己的本能、性情、好恶乃至癖性传染给法国人。以至当国民终于行动起来时,这些文学习惯都被搬到政治中去。
——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
要明白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问的关系,我们必须先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1895至1914年期间,中国的政治和思想文化发生了两种巨大的变化,也就是剧烈的国际化和中国化(internalization)。在我看来,国际化是指中国人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以及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并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社会势力和时代潮流的影响;国际化的过程也是促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和国际体系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国化的推动力来自中国与世界之间在社会、思想、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接触与互动,中国化也受到新一代中国人对政府外交事务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关注的推动。这一时期的国际化表现为两种形态:消极的国际化和积极的国际化。消极的国际化是指列强加剧对中国领土的侵犯,对中国口岸城市以及中国的经济、金融、市场和整体发展的巨大影响,从而引起中国的被动反应。积极的国际化是指中国人主动采取的各种变革措施,比如接受西式教育、西方政治学说、西方的政治模式以及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化在这里是指中国为实现复兴以及准备国际化所需要的过程和环境,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吸收和改造外来力量并使它们化为中国本土的东西。因此,国际化和中国化把中国的内政革新、改革日程以及外交政策都联系在一起。国际化和中国化最终使中国在许多方面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尤其是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两大世界秩序的碰撞
当国际体系濒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边缘时,中国正处于巨大转型的漩涡之中。这次转型与中国在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所面临的危急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曾连续败于西方之手,但是惟有发生于1894至1895年间的甲午战争才真正的迫使中国人认真思考自身的命运以及儒家文明的价值,特别是迫使中国人质疑他们的传统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