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方法,
作者: 孙允午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时间: 2006-2-1字数:版次: 1页数: 39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98562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统计学”是一门有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学科,它不但是财经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政治学、社会学和各种自然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读者能够透过由数据反映出来的表象,深入了解现象内在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性,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和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统计学”建设的成果,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课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完善。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对本课程的内容做了较大的改变,以期把原来以描述统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和以推断统计为主要内容的“数理统计”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解决这两门课程一些内容的重复等问题。
与原有的教材相比,本书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1 其体系已与国际上通行的《统计学》教材基本相同,涵盖了现代统计学中描述统计与基本推断统计的全部内容,如在第一章中,除了给出有关统计的一些重要术语外,重点围绕统计数据和数据的搜集展开,剔除了原有的统计发展史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等内容;在第三章中,增加了五数概括和箱线图等内容,使描述统计更趋完整;在第六章中,增加和完善了残差分析、回归模型的建立等内容,为学习“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 根据计算器和电脑已普及的现状,剔除了原有以手工计算为基础的推导和简化公式,给出基本公式后,直接用计算器或电脑进行运算,使统计应用更为便捷。
3 每章增加了统计引例,力图克服原来举例过少的缺点,方便读者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
因此,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非统计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非统计专业研究生或统计专业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统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
第二节 为何需要数据
第三节 数据的类型
第四节 数据的来源
第五节 搜集数据的组织方式
第六节 有关数据调查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
第三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绝对数和相对数
第二节 集中趋势的测定——平均数
第三节 离散趋势的测定
第四节 数据的形态测定
第五节 EXCEL应用
第四章 概率基础
第一节 概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第三节 常见的离散型分布
第四节 常见的连续型分布
第五节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节 EXCEL应用
第五章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一节 抽样分布
第二节 参数估计
第三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假设检验
第五节 方差分析
第六节 EXCEL应用
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和二元概率分布
第二节 简单线性相关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四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五节 虚拟变量和逻辑回归
第六节 非线性回归模型
第七节 EXCEL应用
第七章 非参数统计
第一节 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X2检验
第三节 成对比较检验
第四节 曼—惠特尼U检验
第五节 游程检验
第六节 等级相关检验
第七节 EXCEL应用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第二节 时间数列传统分析指标
第三节 长期趋势的测定
第四节 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剩余变动的测定
第五节 时间数列预测方法
第六节 EXCEL应用
第九章 统计指数
第一节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综合指数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
第四节 两种常见的经济指数
附录
附录一 部分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附录二 公式证明
附录三 统计用表
1.随机数字表
2.正态分布双侧临界值表
3.正态分布函数N(0,1)的数值表
4.t分布单侧临界值表
5.t分布双侧临界值表
6.x2分布临界值表
7.F分布上侧临界值表
8.D—w检验上下界表
9.二项分布累积概率表
10.累积泊松分布数值表
11.威尔科克森T值表
12.曼—惠特尼U检验的临界值表
13.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表
14.游程检验中r的临界值表
15.r(简单相关系数)值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统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
“统计”一词从字面上可理解为统而计之,说明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它是根据英语Statistics意译而来的,有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就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最早的统计可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计数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重要了。
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所产生的成果,用以描述我们所研究现象的属性和特征,如统计图表、统计分析报告、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统计工作的好坏。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它来源于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及其成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它又指导统计工作,能帮助和促进统计工作日益完善和提高。
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这四个重要的术语,其定义如下:
总体是所研究的具有某些相同性质的全部单位或事件的整体。
样本亦可称为抽样总体,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位所组成的整体,用以分析总体。
参数亦可称为总体指标,是综合测量整个总体的某个数量特征。
统计量亦可称为样本指标,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综合测量值,可用以反映或估计、推断总体的某个数量特征。
例如,为了解我国人口的年龄、性别、民族等分布特征,2005年在我国的所有人口中抽取1%进行抽样调查。这时,所有具有中国国籍、居住在我国境内的人构成了总体,从中抽取的1%的人口构成了样本,根据这个人口样本所测量到的人口年龄、性别、民族等分布特征即为统计量,据此推断的我国全部人口的年龄、性别、民族等分布特征即为总体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