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作者: 李平 主编
出 版 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465000版次: 1页数: 281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182665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迸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编者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依据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而编写。本书注重基础理论,力求反映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同时贴近大众化教育下学生的实际。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操作系统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信息安全等。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
目录
第1章基础知识
1.1 电子计算机简介
1.2数制与编码
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第2章微机硬件系统基础
2.1 主板
2.2中央处理器
2.3存储器
2.4输入输出设备
2.5网络设备
2.6计算机外部设备
2.7计算机硬件组装
2.8BIPS设置基础
2.9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第3章软件系统及操作系统基础
3.1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
3.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3.3计算机操作系统简介
3.4Windows XP操作系统概述.
3.5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6文件管理
3.7磁盘的管理和维护
3.8控制面板
3.9任务栏的使用
3.10Windows XP的多媒体功能
3.11 实用程序Norton Ghost介绍
第4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4.1多媒体概述
4.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4.3音频处理技术
4.4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4.5视频处理技术
第5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5.1计算机网络概述
5.2因特网基础知识
5.3因特网上的信息服务
第6章数据库应用基础
6.1数据库系统简介
6.2MS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6.3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简介
第7章程序设计基础
7.1程序设计概述
7.2算法
7.3数据结构简介
7.4程序设计方法
7.5软件工程简介
第8章信息安全
8.1计算机病毒
8.2网络信息安全
8.3 网络道德及相关法规
书摘插图
第1章基础知识
1.1 电子计算机简介
1.1.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算盘、计算尺、手摇计算器、差分机,直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电子计算机是一种以存储程序和数据并能自动执行为特征的、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高速处理的电子设备。它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从繁重、复杂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说电子计算机就是人类大脑的延伸,故电子计算机又称为“电脑”。
电子计算机的奠基人当首推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和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冯•诺依曼作为顾问参加了世界上首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他首先提出了电子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概念,从而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冯•诺依曼结构(即电子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194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的物理学家约翰•莫克利(John Mauchly)提出了用电子管组成计算机的设想,这一方案得到了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的关注。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新武器研制中的弹道问题涉及许多复杂的计算,单靠手工计算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要求,急需能自动计算的机器。于是在美国陆军部的资助下,奥克利于1943年开始了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并于1946年2月完成,取名为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当时它的功能确实出类拔萃,例如它可以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运算、300次乘法运算,与手工计算相比大大加快,60秒钟射程的弹道计算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30秒。但是ENIAC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它的体积庞大,占地170m2,体积90m3,重30t,使用l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0000只电阻及其他各类电气元件,运行时耗电量很大,为140kW/h;它的存储容量很小,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另外它采用线路连接的方法来编排程序,因此每次解题都要靠人工改接连线,准备时间超过实际计算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