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力与国家(重印)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政治理论,
作者: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3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404955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是美国学者杜赞奇的名著。杜赞奇,早年就学于印度,后赴美国求学,师从著名汉学大师孔飞力,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其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广为学界赞誉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此两书使杜赞奇成为名闻国际的汉学家。
本书是以乡村的文化网络为基本结构并考察其功能力,作者主要利用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编撰的《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做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细致的个案研究,向我们展示了1900—1942年间华北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般状况。
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提出了“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的文化网络”两个中心概念。作者认为,“国家政权建设”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作为一个概念,同更古老的“资本主义”等概念一样,具有深远的分析性含义。“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则吸收了西方学术界有关文化研究的成果,反对一些现代化论者用单一社会体系或一套所谓的“中国价值观”去理解中国的观点,同时也反对认为价值观点交互感应的功能主义论者的学说。
目录
编者的话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
第二章 清末乡村社会中的经纪统治
第三章 华北地方政权的现代化建设
第四章 宗族与乡村政治结构
第五章 乡村社会中的宗教、权力及公务
第六章 乡村政权结构及其领袖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重组
第八章 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地方领导
结论
后记 社会史研究方法浅议
引用书刊目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
在《晚清之叛乱及其敌人》一书中,孔飞力(Philip Kuhn)将清朝的衰亡与中华文明的衰落区别开来。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帝国行政机构在分崩瓦解,但旧秩序的重要基础——地方绅士的权威并未动摇。此论在当时是一个新颖而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因为他从社会深层来分析政治变迁。我引入“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概念,试图进一步拓宽理解一种文明中政治体系的视野,即将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因素包括在内,从而超越十分重要但并不完全的“乡绅社会”和“儒家思想”等概念。
“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模式可以使我们在同一框架中理解晚清社会中帝国政权、绅士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并以将这种对文化及合法性的分析置于权力赖以生存的组织为基础,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组织结构方面,文化网络是地方社会中获取权威和其他利益的源泉,也正是在文化网络之中,各种政治因素相互竞争,领导体系得以形成。由于其他职能有赖于这一组织基础,故我首先考虑这一基础。
文化网络由乡村社会中多种组织体系以及塑造权力运作的各种规范构成,它包括在宗族、市场等方面形成的等级组织或巢状组织类型。这些组织既有以地域为基础的有强制义备的团体(如某些庙会),又有自愿组成的联合体(如水会和商会)。文化网络还包括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如血缘关系、庇护人与被庇护人、传教者与信徒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