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系列教材:物流成本管理

分類: 图书,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作者: 邓海涛,阳志琼主编
出 版 社: 湖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386000版次: 2页数: 243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384394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基础差、起步晚,总体水平低。我国经济要高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流业应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行业。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物流教育者应当有所作为,也一定能够有所作为。这正是合作编撰这本《物流成本管理》动因之所在。本书紧扣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两个基本问题,从几个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各校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就其内容进行适当删节并适当补充实例。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系列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物流成本概述
第二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 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
第一节 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概述
第二节 物流成本的预测
第三节 物流功能成本决策
第四节 物流综合成本决策
第三章 物流成本控制
第一节 物流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目标成本控制法
第三节 责任成本控制法
第四节 其他成本控制法
第四章 物流成本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物流成本分析
第二节 物流效益分析
第三节 物流成本管理评价的基础与条件
第四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绩效评价
第五章 物流成本的计算
第一节 物流成本计算的原则与特点
第二节 物流成本计算的程序
第三节 物流成本计算的会计科目
第四节 物流成本计算的方法
第六章 运输成本管理
第一节 物流与运输
第二节 汽车运输成本管理
第三节 船舶运输成本管理
第四节 铁路和航空运输成本管理
第七章 仓储与配送成本管理
第一节 仓储成本的构成
第二节 仓储成本的计算
第三节 配送成本的构成
第四节 配送成本的计算
第八章 物流其他成本管理
第一节 库存持有成本管理
第二节 包装成本管理
第三节 批量、订购及信息成本管理
第四节 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管理
第九章 物流服务成本管理
第一节 物流客户服务概述
第二节 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衡量
第三节 物流客户服务成本管理
第四节 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确定
第十章 物流作业成本管理
第一节 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第二节 物流作业成本的计算
第三节 物流作业管理
第四节 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指导】在认识物流成本的概念、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把握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范围与要求,弄清物流成本管理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意义,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强化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激发学习物流成本管理科学的热情和自觉性。
第一节物流成本概述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一)物流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在经济活动中从供应者面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物流由一系列产生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
物流和商流相互联系而又彼此区别。物流与商流都是经济活动中的流通,两者相辅相成。商流是物流的前提:在物流出现以前,商流已经出现,没有商流就没有物流,即是说在交易行为实现后,才会出现物流;物流是商流的表现形式:物流是商流中使交易实现的基本途径,即在达成商流交易后,卖主必须经过“包装、装卸、运输”等环节,将商品交付买主,交易行为方告结束。
其实,关于物流的定义目前在国际上的解释并不统一,而是各执其辞、各有特点。例如,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高效低价流通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的部分过程。其中比较强调“满足消费者需要”、“控制管理”。日本关于物流的较有权威的定义是:物流是指有关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相结合,消除空间和时间的隔离,以及创造部分有形物质的经济活动,其中也包括一切有形无形财物的消耗和还原。其范畴显然较为宽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