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课程设计案例精编(高等院校课程设计案例精编)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Foxpro,
作者: 罗颂,詹斌,余健编著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685000版次: 1页数: 444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217982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丛书特色: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诠释实际项目的设计理念,使读者可举一反三。案例典型,切合实际应用,使读者身临其境,有助于快速进入开发状态。案例功能完善,配书盘中有完整的案例源代码。
内容简介
Visual FoxPro 9.0是Microsoft公司Visual FoxPro系列软件的最新版本,是一种优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本书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系统地介绍了Visual FoxPro 9.0的使用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
•本书基础知识部分包含第1章、第2章和第10章,介绍了Visual:FoxPro开发环境、数据库和表的设计、表单及报表设计、程序调试等基本内容。系统设计部分介绍了7个实用而又有代表性的实例开发过程,这7个实例是:考勤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综合人事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学位论文管理系统、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以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本书的特点是:强调应用性和实战性,利用实例对Visual FoxPro的知识点进行剖析;注重前后知识关联性,先独立讲解Visual FoxPro中的重要知识点,然后再将其应用到数据库系统中。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指导书,也非常适合作为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VisHa1 FoxPr0的基础知识
1.1Visua1 FoxPro简介
1.1.1 向导
1.1.2设计器
1.1.3面向对象编程
1.1.4数据库Rushmore技术
1.1.5 DBC事件
1.1.6 SQ1命令的使用
1.1.7客户/服务器模式
1.1.8Visua1 FoxPro的Web功能
1.1.9智能感知技术
1.2Visua1 FoxPro编程基础
1.2.1基本概念
1.2.2表达式
1.2.3 函数
1.2.4结构化程序设计
1.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1.3.1对象和类的概念
1.3.2类生成器的基本使用
1.3.3对象事件
1.4系统开发环境设置
1.4.1 显示设置
1.4.2文件位置设置
1.4.3编辑器设置
1.4.4表单设置
1.5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1.5.1关系数据库概念
1.5.2建立关系结构模型
1.6小结
第2章ViSU8I FOXPr0的高级应用
2.1 数据环境
2.2表单设计
2.2.1参数传递与返回值
2.2.2顶层表单
2.3报表设计
2.4使用ActiveX控件
2.4.1 ActiveX控件概述
2.4.2 Image1ist控件和TreeView控件
2.4.3 Chart控件
2.5使用Windows API
2.5.1如何调用WindOWS APL
2.5.2如何防止程序多次开启
2.5.3如何使窗体透明
2.6开发客户/服务器程序
2.6.1与服务器建立和断开连接
2.6.2获取或更新数据
2.6.3事务处理
2.7其他开发技巧
2.7.1 复制
2.7.2缩进及空行
2.7.3在程序中插入对象名称
2.7.4精确调整对象位置
2.7.5使用.prg文件作为主程序
2.8小结
第3章考勤管理系统
3.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2系统设计与分析
3.2.1可行性分析
3.2.2功能描述
3.2.3功能模块设计
3.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3.3.1数据库需求分析
3.3.2数据库表的设计
3.3.3数据库表的实现
3.4系统的实现
3.4.1系统启动模块
3.4.2用户登录模块
3.4.3系统主控模块
3.4.4基本考勤管理模块
3.4.5加班管理模块
3.4.6出差管理模块
3.4.7系统管理模块
3.5系统运行结果
3.6 小结
第4章客户管理系统
4.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2系统设计与分析
4.2.1 功能描述
4.2.2功能模块设计
4.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3.1数据库需求分析
4.3.2数据库表的设计
4.3.3数据库表的实现
4.4系统的实现
4.4.1创建项目与数据库
4.4.2创建主程序
4.4.3安全登录模块
4.4.4主窗口模块
4.4.5主菜单设计
4.4.6资料管理模块
4.4.7投诉管理模块
4.4.8日程管理模块
4.4.9报表管理模块
4.4.10系统维护模块
4.5系统运行结果
4.6小结
第5章综合人事管理系统
5.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5.2系统设计与分析
5.2.1系统功能描述
5.2.2功能模块划分
5.2.3系统流程分析
5.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5.3.1创建项目和数据库
5.3.2设计和创建表
5.4系统的实现
5.4.1设计项目框架
5.4.2部门管理模块
5.4.3员工信息管理模块
5.4.4家庭成员及工作经历管理模块
5.4.5员工考勤管理模块
5.4.6员工考评管理模块
5.4.7用户管理模块
5.4.8帮助信息
5.5系统运行结果
5.6小结
第6章订单管理系统
6.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6.2系统设计与分析
6.2.1功能描述
6.2.2功能模块设计
6.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6.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6.3.2数据库表的设计
6.3.3数据库表的实现
6.4系统的实现
6.4.1创建可视类
6.4.2创建系统主表单
6.4.3用户管理模块
6.4.4信息浏览模块
6.4.5信息管理模块
6.4.6创建打印输出功能
6.5系统运行结果
6.6小结
第7章学位论文管理系统
7.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7.2系统设计与分析
7.2.1功能描述
7.2.2功能模块设计
7.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7.3.1数据库需求分析
7.3.2数据库表的设计
7.3.3数据库表的实现
7.4系统的实现
7.4.1创建主文件
7.4.2 自动表单设计
7.4.3登录表单设计
7.4.4主表单设计
7.4.5主菜单设计
7.4.6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7.4.7导师信息管理模块
7.4.8论文成绩管理模块
7.4.9查询模块
7.4.10报表模块
7.5系统运行结果
7.6小结
第8章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缬
8.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8.2系统设计与分析
8.2.1功能描述
8.2.2功能模块设计
8.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8.3.1数据库需求分析
8.3.2数据库表的设计
8.3.3数据库表的实现
8.4系统的实现
8.4.1欢迎界面模块
8.4.2用户登录模块
8.4.3主界面表单模块
8.4.4货物管理模块
8.4.5进货管理模块
8.4.6出货管理模块
8.4.7报损管理模块
8.4.8库存管理模块
8.4.9用户管理模块
8.5系统运行结果
8.6小结
第9章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9.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9.2系统设计与分析
9.2.1功能描述
9.2.2功能模块设计
9.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9.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9.3.2数据库表的设计
9.3.3数据库表的实现
9.4系统的实现
9.4.1公用模块
9.4.2创建主文件
9.4.3安全登录模块
9.4.4主表单设计
9.4.5主菜单设计
9.4.6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9.4.7课程信息管理模块
9.4.8成绩信息管理模块
9.4.9报表管理模块
9.4.10系统管理模块
9.5系统运行结果
9.6小结
第10章程序的完善与发布
10.1调试应用程序
1O.1.1调试器概述
10.1.2查看存储值
10.1.3设置断点
10.2应用程序的日志管理
10.2.1 日志管理实现方法
10.2.2综合人事管理系统日志管理
10.3创建帮助文件
10.3.1制作CHM帮助文件
10.3.2在Visua1 FoxPro中访问CHM帮助文件
10.4应用程序发布
10.4.1建立安装项目
10.4.2添加文件和文件夹
10.4.3添加运行时刻组件
10.4.4建立快捷方式
10.4.5建立、测试安装程序和分发应用程序
10.5 小结
书摘插图
第1章VisHa1 FoxPr0的基础知识
1.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1.3.1对象和类的概念
2.类的概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大优点就是代码的重复使用,也就是使用很多现成的类程序,所以类的开发和使用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一般来说类可以分为系统类和用户类,系统类是Visual FoxPro系统中提供的各种类,用户类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具体开发实际创建的类。
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类和对象关系密切,但是并不相同。下面介绍类的相关概念。
(1)类
类定义了对象,由软件代码组成,它就相当于黑盒中的电路。类和对象密切相关,类是创建对象的关键。所有对象的属性和事件都是在类定义中确定的。类就像是一个蓝图或模板,对象都是由它生成的。类确定了由它生成的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事件;反过来,类的功能只有通过产生一个对象并且通过引用该对象才能实现。
在Visual FoxPro中,当使用对象时必须实例化类,一旦实例化类并产生对象后,就可以操作类上定义的属性和事件了。
(2)子类
开发一个类可以为了引用,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更多的子类。每个子类可以具有父类全部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任意添加新属性、方法,以便实现自己的功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程序代码的重用性,减轻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类的特性
类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类具有以下特性。
(1)继承性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高级主题。Visual FoxPro中提供了许多基类,其他类是由基类派生出来的。很容易从一个类(包括基类)派生出另一个子类,前者称为父类。派生的过程称为继承,继承允许添加新的方法和属性,或替换已有的方法和属性。继承可以扩展对象的功能,但并不要求我们理解对象的内部工作原理。通过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如果某个类发现问题,不需要逐个修改其子类,而是将类本身作适当修改后,这种变化会自动地反映到所有的子类中。
(2)封装性
封装性就是在继承的过程中可以隐藏继承的信息。简单地说就是将许多功能包裹在一起,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程序设计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