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医证治丛书-盛氏针灸临床经验集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针灸 推拿,
作者: 盛燮荪等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335000版次: 1页数: 414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366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盛燮荪主任医师50多年来从事针灸临床和文献理论研究的心得集。
全书分五章,第一章文献导读,对《内经》、《针灸甲乙经》等20多部针灸经典文献的针灸理论进行评述;第二章针法传真,从古代九针刺法到近代毫针剌法,结合作者实践经验介绍“五体针法”等多种自创针法,并阐明针刺得气、飞经走气、凉热补泻的操作要领;第三章灸法心得,为常用灸法和强壮灸法的应用经验;第四章腧穴应用,论述腧穴基本概念、腧穴性能、经穴穴组现象和组合应用,相应取穴,腧穴变通取用和整体阴阳平衡28穴的临床应用;第五章证治经验,介绍盛氏辨证论治处方配穴规律,常见病的辨证取穴经验。
本书从源到流介绍传统针灸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推陈出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切合实用,可供针灸临床、教学和研究者参考,也是中医院校学生和针灸爱好者的良好读物。
作者简介
盛燮荪,1934年出生。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擅长应用传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肝病、胃病、妇科杂病和风湿病,在针刺手法、灸法和辨证取穴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创新。善于运用毫针透穴、飞经走气等古典针法,取穴简要,补泻分明,疗效显著。
长期从事中医经典理论和针灸文献研究,历年来先后完成“浙江古代针灸学术源流研究”、“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研究”等省级课题。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标赋浅释》、《校注经穴会宗》、《宋明浙江针灸》、《手穴疗法》、《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成》、《王孟英医论医案菁华》、《中国古典毫针针法瞢秘》等中医针灸专著。
原浙江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嘉兴市针灸学会会长,嘉兴市中医学会副会长,《浙江中医杂志》特约编委,《嘉兴医学》编委。
目录
第一章 文献导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经》九针与刺法纲要
一、九针的概况
二、《内经》九针针法分类解析
三、《内经》刺法的气血纲要理论
四、《内经》调气针法
五、《内经》取血针法
第三节 《难经》刺法与五输穴补泻理论
一、《难经》针刺手法
二、五输穴补泻理论
第四节 《针灸甲乙经》腧穴学理论和腧穴处方
一、全面系统归纳整理十四经腧穴
二、腧穴与主治证分列形成以证统穴的针灸处方雏形
第五节 《伤寒论》辨证施用针灸
一、辨阴阳虚实而施针灸
二、辨标本缓急,防病邪传变
第六节 《脉经》论脉法与针灸
一、三部脉所主脏腑虚实针刺法
二、三部脉各种脉象针灸法
三、五脏病证的四时针灸法
四、对奇经病候的补充和表里经脉汇合部位的创新
第七节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针灸药物并重,详于灸法
一、针灸药物并重,倡灸法防病
二、广集经外奇穴
三、首载“阿是穴”法
四、艾炷直接灸法与隔物灸法
五、辨证用针,针刺注意补泻深浅
第八节 《针灸资生经》考订腧穴博采众验
一、考证腧穴,详述同身寸法
二、审证选穴,重视敏感压痛点
三、针灸药物并重,备述灸法心得
四、养生保健,调脾胃资后天
第九节 金元医家的针灸学术经验
一、刘完素痛症取原穴和大刺八关法
二、张元素治中风大接经法、经络取原法
三、张子和主攻下,多用铍针出血
四、李东垣用灸法补元气,治气乱用俞募穴
五、朱丹溪补充十二经病候,倡言针法浑是泻而无补
第十节 《针经指南》流注八穴与补泻十四法
一、传承流注八穴
二、刺法重治神
三、注重穴法,辨应至之气
四、补泻十四法与凉热补泻法
第十一节 《子午流注针经》流注学说与接气通经理论
一、子午流注纳甲法
二、接气通经与呼吸补泻
第十二节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补泻同施与透穴针法
一、补泻同施法
二、透穴针法
第十三节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针灸内篇》单刺法与沿皮透刺法
一、单刺法
二、沿皮透刺法
第十四节 《循经考穴编》弹针出血法与深刺三度停针法
一、弹针出血法
二、深刺三度停针法
三、透针选穴30法
第十五节 《琼瑶神书》辨针下气行针法
一、针刺手法之心授口诀
二、针下虚实基本手法15法
三、补泻手法7法
四、辨针下气行针8法
第十六节 《针灸大全金针赋》集针法之大成
一、针刺基本手法14法
二、补泻法3法
三、调气5法
四、治病8法
五、针法的4个特点
六、附《金针赋》
第十七节 《针灸问对》针刺须辨气血论
一、针刺须辨气血
二、宗丹溪“针刺泻而无补论”
第十八节 《针灸节 要》、《针灸聚英》创子午流注纳子法和神针八法
一、创立子午流注纳子法
二、神针八法
三、附《神针八法》
第十九节 《针灸大成》博采众长,规范刺法,量化补泻
一、下手基本8法
二、12字分次第手法
三、补泻、导气手法24种
四、有关针法理论的创新
五、附《胜玉歌》
第二十节 《标幽赋》浅释
一、《标幽赋》全文
二、《标幽赋》简介
三、《标幽赋》浅释
第二章 针法传真
第三章 灸法心得
第四章 腧穴应用
第五章 证治经验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文献导读
第一节 概述
针灸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献浩如烟海,据近代学者统计,现存针灸文献180余种,针灸专书99种,综合性医籍所载针灸专篇也有30种,真是卷帙浩繁。针灸学术从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开始,在经脉、脏腑、骨度、针法、证治等方面已经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截止当代,针灸学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传承着《内经》学说。因此,研究针灸必须从源头上,并循着历代医家名著的发展轨道去探索,从而获得发展和创新。旧时针灸医家往往只能读到流传较普遍的《针灸大成》、《针灸大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等书,很多针灸专著一书难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针灸专著陆续刊行,为学术研究和指导临床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医各科虽然都以《内经》理论为本,但各有侧重,古时医家针药兼备,常谓“一针二灸三服药”。自秦汉以后,直至清代,医家著述每多综合性,因此,从文献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存有关针灸的书可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经络腧穴类,如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宋代王维一《铜人针灸腧穴图注》,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