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读经典 梁启超评李鸿章
分類: 图书,传记,中国政治人物,
作者: 梁启超 著
出 版 社: 长征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19000版次: 1页数: 163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04375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梁启超,维新派代表,李鸿章的“政治公敌”,在李鸿章去世后,怀着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的复杂心情,用两个月写出了这部书稿。全书从李鸿章未成名之前一直到李鸿章病逝在床,囊括了李鸿章在军事、外交、政治上的重要事迹。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位陪着晚清帝国共同没落却无能为力的老臣形象。尤为突出的是:梁启超通过对议和时期时局的详细分析,列强的有备而来及咄咄逼人,让我们看到了李鸿章左右为难的境地。梁启超评李鸿章,可谓入木三分。
内容简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代经典作品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不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对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领导干部读经典》第一辑辑选民国人文精粹,囊括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朱自清、郑振铎、吕思勉等大师级作品,为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参考和修养镜鉴,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经典读物。
目录
出版说明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本朝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李鸿章之家世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
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敌
淮军平吴之功
江苏军与金陵军浙江军之关系
金陵之克复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捻乱之猖獗
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之失机
曾李平捻方略
东捻之役
西捻之役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洋务之治绩北洋海陆兵力
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中日战事祸胎
李鸿章先事之失机
大东沟之战
平壤之战
甲午九十月以后大概情形
致败之由
李鸿章之地位及责任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
议和日本
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三国代索辽东
中俄密约
李鸿章历聘欧洲
任外交官时代
胶州之役
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
九龙之役
李鸿章出总署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
巡察河工
两广总督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133
义和团之起李鸿章之位置联军和约
中俄满洲条约
李鸿章薨逝
身后恤典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
李鸿章之人物
附录 李鸿章年表
编后记
媒体评论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虽然,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吾敬李鸿章之才,我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
晚清第一重臣、帝国第一流外交家、成效最显著的改革先锋。
——雷颐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曰:有人于此,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之历聘欧洲也,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应之曰:“首在得君。得君既专,何事不可为?”李鸿章曰:“譬有人于此,其君无论何人之言皆听之,居枢要侍近习者,常假威福,挟持大局。若处此者当如之何?”、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女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云。呜呼!吾观于此,而知李鸿章胸中块垒,牢骚郁抑,有非旁观人所能喻者。吾之所以责李者在此,吾之所以恕李者亦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