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声音--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李晓红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39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3068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19世纪以来,由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所推动,媒体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发展,迅速完成了由慢媒体向快媒体、由贫媒体向富媒体、由单媒体向多媒体等转变。相对于社会需要而言,媒体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不再匮乏,而且已经“溢出”。我们为各种各样的媒体所包围,无力消化它们所提供的海量信息。报纸越来越厚,广播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网页甚至增长到了天文数字。媒体不仅早就是产业,而且在并购中形成不容小觑的“帝国”,在全球范围内营造着与之相适应的
信息世界,左右着社会生活。
在媒体加速发展的这一历史时期,文艺也经历了巨大变革。各种形式的“终结论”以前所未有的高分贝一再宣布文艺之死,但事实上文艺却以同样前所未有的高能量显示自己推陈出新的活力。文艺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文艺发表的门槛越来越低,文艺门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文艺流派的迭代越来越快,文艺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文艺受众的参与热情越来越看涨。文艺早已走
出象牙之塔,融入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泛化”。
作者简介
李晓红,女,祖籍河南南阳,生于湖北浠水,本科,研究生皆受教于厦门大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曾经出版过《面对传统的张爱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教材、著作。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清末民初: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下的妇女解放话语
第一节 近代以来的上海文化场
第二节 尴尬收场的《新女性》
第三章 《妇女杂志》十七年
第一节 在中与西、新与旧之间
第二节 新锐的妇女问题议题
第三节 作为尾声的女性之声
第四章 30年代:在政治与消费话语夹缝中的知识女性
第一节 卷入政治斗争的知识女性
第二节 丁玲与《北斗》
第三节 “摩登”的女性读本——《妇人画报》
第五章 女子的“播音机”——女子月刊》
第一节 始于战争,终于战争
第二节 做“天下女子”的“播音机”
第三节 社团、党派、性别之间的博弈
第六章 40年代:政治话语真空中的女性之声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媒体话语的阶段性
第二节 知识女性的不同类型
第三节 女人的“天地”——苏青与《天地》
第七章 女性之声一女声》
第一节 关露与《女声》
第二节 “妇女”的“呼声”
第三节 “为妇女发声”
第四节 “由妇女发声”
第八章 大众传媒造就的传奇——张爱玲
第一节 “传奇”张爱玲
第二节 沦陷区期刊的“造星”运动
第三节 从末代贵族到现代知识分子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无声到有声:女性刊物的变迁
第二节 依附到独立:知识女性身份的变化
第三节 表面到深入: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的互动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论
一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是没有声音的。中国女性从漫长的喑哑时期到终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中国的现代化历史相伴。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众传媒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都市的女性生活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报刊、杂志是女性生活变迁的重要记录者,对女性解放也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女性逐渐成为一些报刊、杂志的掌控者,借助于大众传媒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以往对女性的研究多取思想史、文化史、生活史的角度,对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
的互动关系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忽视这种互动关系,不足以充分揭示知识女性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深入探讨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当然,研究知识女性的成长可以有多种角度,如女性与教育、女性与启蒙运动、女性与社会制度变化等等,笔者认为,从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女性生活的变迁及其女性成长,这不失为一个新鲜且令人兴奋的视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