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文化品性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心理学,
作者: 孟维杰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24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81129019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心理学性质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学界的难题。长期以来,心理科学将自然科学品性视为心理学的惟一性质,而且一直追求自然科学品性来维系其科学地位,确认其学科性质。本书从文化哲学视角,心理学对象、心理学者研究立场、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理论等内容详细的做了分析。心理学文化研究是对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根本的超越,也是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独特的探索和追问、实现对人类心灵幸福这一永恒主题的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学视角,提出“心理学文化品性”这一命题,旨在做心理学的自然主义“解蔽”工作。把心理学纳入、还原到特定的文化框架中,将其视为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特殊活动方式,对心理学研究对象、使用概述、心理学者生存方式、心理学常识性、心理学民族性、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方法及心理学隐喻等元素进行文化学分析,深入探讨和提示各个元素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描绘和勾勒出心理学骨在的文化品性,还原出心理学的全貌,对心理学活动重新赋予更为清晰、更为深刻的理解。
作者简介
孟维杰,1973年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1997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6年提前一年获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心理学方向)。现为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及应用心理学等方向研究。至今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自然辩证法通迅》、《社会科学战线》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编著、合著、参编著作5部。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文化反思:文化视野下的科学心理学
第一节 文化框架解析
第二节 文化批判:心理学自然科学品性分析
第二章 文化分析:心理学文化品性探寻
第一节 文化品性:一种分析框架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分析
第三节 心理学概念的文化分析
第四节 心理学者生存方式的文化分析
第五节 心理学日常性的文化分析
第六节 心理学民族性的文化分析
第七节 心理学理论的文化分析
第八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文化分析
第九节 心理学隐喻的文化分析
第三章 文化比较:文化框架何以可能
第一节 心理学文化转向与心理学文化品性的关联分析
第二节 分析心理学文化品性的价值之维
第四章 文化重建:心理学文化理论的新构想
第一节 心理学文化理论新生之理念——中国心理学文化根基评析及启示
第二节 构筑心理学的文化理论结语构筑心理学的文化时代
第一节 从哲学主义到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发展述评
第二节 心理学文化时代素描
第三节 中国心理学文化时代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文化反思:文化视野下的科学心理学
第一节 文化框架解析
何为文化的框架或文化的解释?作为一种研究框架或研究立场,它与其他的研究框架或研究立场有何不同?这是对“什么是文化”的别样回答,是建立文化解释框架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心理学文化分析的前提和条件。
一、文化框架描述
在今天的学术语汇中,“文化”是学术研究中经久不衰的、既传统又时髦的词汇之一。有关“文化”研究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以至于维克多。埃尔得出这样结论:“企图或声称给文化概念确定范围是徒然的”。但是,为了使心理学的文化框架更加清晰,更加明确,还是应该对文化进行一般考察,“因为尽管每个人都是在一种文化中诞生、生活和死亡,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它的存在。所以,我们打算进行这项艰难的事业,不仅是想观察一下我们生活存其中的环境,也是想在文化中观察我们自身。”
在西方,从词源上看,“文化”是相当于英语的Culture,它来自于拉丁语Culyura,其意为神明崇拜、土地耕作、动植物培养等。“文化”是人认识自然,并将人类活动痕迹印刻于自然之中的一种活动。18世纪以后,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日益深化,并从认识自然向认识自身的逻辑转折,伴随着当时欧洲的科学、艺术、哲学、政治思想的进步,“文化”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获得了重要理解,被解释为“心灵的普遍状态和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