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行管理

分類: 图书,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作者: 王丰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405000版次: 1页数: 251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29657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配送中心选址、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进货作业管理、装卸搬运作业管理、储存作业管理、盘点作业管理、订单处理作业管理、拣选作业管理、流通加工作业管理、补货作业管理、发货作业管理、配送作业管理和配送质量管理等内容。
本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内容系统深入,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可作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的内训教材和参考书。
目录
第1章配送中心选址
学习目标
1.1 引言
1.2配送中心选址原则
1.3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
1.4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1.5 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1.6 小结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2章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学习目标
2.1 引言
2.2配送中心规划程序
2.3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
2.4配送中心总体规划
2.5配送中心规划方案评估
2.6配送中心系统设计
2.7 小结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3章进货作业管理
学习目标
3.1 引言
3.2进货作业流程
3.3影响进货作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3.4进货作业的组织原则
3.5验货作业
3.6收货单据处理
3.7 小结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4章装卸搬运作业管理
学习目标
4.1 引言
4.2装卸搬运作业的特点
4.3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
4.4装卸搬运的基本要求
4.5装卸搬运作业的分类与方法
4.6搬运的活性理论
4.7装卸搬运系统设计
4.8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实施
4.9装卸搬运作业考核指标
4.10 小结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5章储存作业管理
学习目标
5.1 引言
5.2储位管理基本原则
5.3储位管理的要素
5.4储位管理的步骤
5.5储位编码与货物编号
5.6储位管理中的控管技术
5.7储位分配方式
5.8 自动化仓库的储位管理
5.9储位管理制度
5.10在库管理和入/出库管理系统
5.11仓储系统考核指标
5.12 小结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6章盘点作业管理
学习目标
6.1 引言
6.2盘点作业流程
……
第7章订单处理作业管理
第8章拣选作业管理
第9章流通加工作业管理
第10章补货作业管理
第11章发货作业管理
第12章配送作业管理
第13章配送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配送中心选址
【学习目标】
1.理解配送和配送中心的含义
2.了解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
3.了解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4.掌握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5.重点掌握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1.1 引言
1.1.1配送的含义
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修订版GB/T 18354-2006),对配送的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肘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从发送、送货等业务活动中发展而来的。原始的送货是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而出现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客户多品种小批量需求的变化,原来那种有什么送什么和生产什么送什么的发送业务已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从而出现了“配送”这种发送方式。 概括而言,关于配送的概念反映出了如下信息:
①配送是接近客户资源配置的全过程。
②配送实质是送货。配送是一种送货,但和一般送货又有区别:一般送货可以是一种偶然的行为,而配送却是一种固定的形态,甚至是一种有确定组织、确定渠道,有一套装备和管理力量、技术力量,有一套制度的组织形式。所以,配送是高水平的送货形式。
③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配送是从物流结点至客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从送货功能看,其特殊性表现为: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配送是“中转”型送货,而一般送货,尤其从工厂至客户的送货往往是直达型;一般送货是生产什么送什么,有什么送什么,配送则是企业需要什么送什么。所以,要做到需要什么送什么,就必须在一定中转环节筹集这种需要,从而使配送必然以中转形式出现。当然,广义上,许多人以“送”为标志来划分配送外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