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第二卷——设计、实现与内核(AN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子 通信,通信,通信网,
作者: (美)科默(Comer,D.E.),(美)史蒂文(Stevens,D.L.)著,张娟,王海,黄述真译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849000版次: 1页数: 520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10738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代又一代的专业技术人员}RDouglas Comer的《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视为了解那些使因特网得以运转的协议和技术的敲门砖,它思路清晰,简单易懂。本书是其中的第二卷,作者深入探讨了TCP/IP的设计方案,考察了每个协议的具体细节及实现技术,并惹重介绍了协议软件的内部机制。贯穿全书的是一个利用ANSI C构建的可运行系统,用来讲解协议之间的交互操作、完整的实现过程及内部结构。
本书主要特点:
对一些协议的修改和更新,其中的代码已升级为ANSl标准C语言
包含大多数协议的运行资源代码,包括TCP、IP、ICMP、IGMP、UDP、ARP、RIP、SNMP和OSPF的重要部分
利用ANSI C定义了数据结构、常量及过程和进程的代码
全面介绍了IETF设计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支持用于IP户组播的IGMP协议,以及用于音频和视频组播的OSPF路由协议
讲解了紧急数据处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经典教材。全书共三卷。第二卷在第一卷介绍了TCP/IP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讨论了TCP/IP的实现细节。这一卷的突出特点是非常注重实际。本书作者利用程序代码实现了TCP/IP的每个技术细节,并且所有代码在书中均可找到,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并掌握TCP/IP的细节内容。书中附录分别给出了过程调用交叉参考表、程序代码中用到的C数据结构交叉参考表以及Xinu函数和常量。
作者简介
Douglas E.Comer:普度大学的一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教授,思科系统公司的访问教授成员,并且是计算机网络和TCP/IP以及因特网方面的国际公认的专家。他的著作已翻译成16种语言,并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工业界和学术界。作为他的得意之作,这套共分三卷的《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彻底改变了组网和网络方面的教育,并且他的不断创新的工作继续影响着研究生和大学生所学的课程。作为美国计算机学会的会士,在他获得的许多荣誉中包括Usenix终生成就奖。
目录
第1章引言与概述
1.1TCP/IP协议
1.2了解细节的必要性
1.3协议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
1.4本书采用的方法
1.5研究代码的重要性
1.6Xinu操作系统
1.7本书其余部分的组织
1.8小结
深入研究
第2章操作系统中的TCP/IP软件结构
2.1引言
2.2进程的概念
2.3进程的优先级
2.4进程的同步通信
2.5进程间通信
2.5.1端口
2.5.2消息传送
2.6设备驱动程序和输入、输出程序
2.7网络的输入和中断
2.8向高层协议传递分组
2.9IP协议与传输协议之间的数据报传递
2.9.1将传人的数据报发送给TCP
2.9.2将传人的数据报发送给UDP
2.10向应用程序的传递操作
2.11输出时的信息流
2.12从TCP经过IP到网络输出
2.13UDP输出处理
2.14小结
深入研究
习题
第3章网络接口层
3.1引言
3.2网络接口抽象模型
3.2.1接口数据结构
3.3以太网的基本定义
3.3.1应用中的统计数据
3.4接口的逻辑状态
3.5本地主机接口
3.6缓冲区管理
3.6.1大缓冲区方案
3.6.2链表方案(mbuf)
3.6.3方案举例
3.6.4有关缓冲区的其他议题
3.7传人分组的多路分解
3.8小结
深入研究
习题
第4章地址的发现及绑定(ARP)
4.1引言
4.2ARP软件在理论上的结构
4.3ARP设计方案举例
4.4ARP高速缓存的数据结构
4.5ARP输出处理
4.5.1搜索ARP高速缓存
4.5.2ARP请求分组的广播
4.5.3输出过程
4.6ARP输入处理
4.6.1 向表中增加已转换的表项
4.6.2发送等待发送的分组
4.6.3ARP输入过程
4.7ARP高速缓存的管理
4.7.1高速缓存表项的分配
4.7.2高速缓存的定期维护管理
4.7.3释放队列中的分组
4.8ARP初始化
4.9ARP参数配置
4.10小结
深入研究
习题
第5章IP:软件的总体结构
5.1引言
……
第6章IP:选路表和选路算法
第7章IP:分片与重组
第8章IP:差错处理(ICMP)
第9章IP:组播处理(IGMP)
第10章UDP:用户数据报
第11章TCP:数据结构和输入处理
第12章TCP:有限状态机的实现
第13章TCP:输出处理
第14章定时器管理
第15章流量控制和自适应重发
第16章紧急数据处理和推功能
第17章套接层的接口
第18章RIP:主动路由传播和被动获取
第19章OSPF:使用SPE算法的路由传播
第20章SNMP:MIB变量、表示形式和绑定
第21章SNMP:客户与服务器
第22章SNMP:表格访问函数
第23章实现的回顾
附录1过程调用交叉参考表
附录2程序代码中使用到的C数据结构交叉参考表
附录3程序代码中使用到的Xinu函数和常量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引言与概述
1.1TCP/IP协议
TCP/IP互联网协议族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开放系统互联的标准。与其他任何协议相比,TCP/IP互联网协议能够提供更好的交互操作性能,可以在绝大多数销售商的系统中使用,并且它可兼容多种网络技术,在这一点上,它比其他任何一个协议族要强。Internet将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校、政府部门、盈利性或非盈利性组织以及个人都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