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哲学与艺术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理论,
作者: 吾敬东,刘云卿,黄家瑾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17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262903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美学,艺术,哲学,审美意识……刚恒毅主教如何对中国基督教艺术本地化的倡导?中西造型艺术之“同”是怎样的?后哲学的哲学问题是什么?音乐视野中的哲学关联有哪些?实践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又如何?……本书为你一一与你对话并解答哲学与艺术的课题。
目录
让美拯救世界——关于现代艺术的一些想法/柳延延
刚恒毅主教对中国基督教艺术本地化的倡导/顾卫民
艺术作品之真理性的本源——从围绕一双鞋的争论说起/刘旭光
实践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朱立元
柏林重建中的建筑——对柏林重建中三处建筑的分析/黄家瑾
中西造型艺术之“同”/吾敬东
“后实践美学”批判/赵晓芳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孙周兴
空寂与闲寂——也论日本中世的审美意识/马德邻
努力承担起对中国诗性文化的职责/刘士林
在诗与哲学的源头/崔宜明
音乐视野中的哲学关联/冯季清
看电影与电影中的“看”/刘云卿
书摘插图
让美拯救世界——关于现代艺术的一些想法
如果另一个星球上的智慧使者来到我们现在的这个地球,一定会发现这个星球上的人的外部生活表现得是那么优秀、独特,在他周围聚集着巨大力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是在他所创造的艺术中却暴露出其内心的贫乏和软弱,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实在令人震惊。是的,现代人比普罗米修斯、伊卡洛斯、孙悟空以及任何神话中的英雄都更强有力,可如果转向我们的小说、戏剧、绘画和雕塑所反映出的人的形象,看到的则是一个混身上下布满窟窿和缝隙,没有面部特征、充满疑虑和否定、终有大限的生灵。这种鲜明的对照是可怕的,“它反映出人危险地落后于他自己的创造发明”。现代艺术向我们敞开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困惑,追寻着在无神的世界中如何安顿精神家园的迷茫。
一、艺术:表现人性中的神性,用感性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捷克作家昆德拉写过一本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轻”是指什么?我体会他想说的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其实都只是一些精神性的东西,比如观念、痛苦、孤独的或受辱的感受等等。他为什么用“轻”来表达这些精神性的痛苦呢?这可能与俄罗斯思想家舍斯托夫说的“把我的痛苦与海里的沙子放在天平上,看看哪个重”有关,可以说,人类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就会追问宇宙和人生的意义。艺术、宗教和哲学是人类追索这类问题的途径。因此,尽管文化是多元的,但文化是意义的领域。它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诸如爱情、悲剧与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