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孵化与雏禽雌雄鉴别(第二版)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畜牧、狩猎、蚕、蜂,
作者: 王庆民 编著
出 版 社: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143000版次: 2页数: 197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32开印次: 2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2058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庆民教授编著。本书自1990年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曾先后重印12次,印数达22.5万册。第2版删改了部分内容,增补了一些墨线图,收载了70多幅彩色照片,增加了新的孵化技术,使之更适应生产需要。全书分三章。第一章家禽人工孵化,介绍了现代孵化场的建设,孵化设备,孵化管理技术,胚胎发育及孵化条件。第二章孵化器,介绍了各型孵化器的构造、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维修保养和使用方法。第三章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详细介绍了用伴性遗传鉴别汉和肛门鉴别法对雏禽的雌雄览别。本书图文并茂,有许多新技术,新观点,适于孵化工作人员和养禽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院校和培训班作教材使用。
目录
第一章 家禽人工孵化
第一节 孵化场的建杨要求和设备
一、孵化场的建杨要求
二、孵化场的设备
三、我国传统孵化法的孵化室和孵化器
第二节 影响孵化成绩的各种因素
一、种禽的质量
二、种蛋的管理
三、孵化技术
第三节 禽蛋的形成、构造和胚胎发育
一、蛋的形成过程和构造
二、家禽胚胎发育
第四节 孵化条件
一、温度
二、相对温度
三、通风换气
四、转蛋
五、孵化场的卫生
六、凉蛋
第五节 孵化管理技术
一、机械电力孵化的管理技术
二、我国传统孵化法的管理技术
第六节 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
一、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
二、孵化效果的检查
三、孵化效果的分析
四、提高家禽孵化率的途径
第七节 孵化技术新进展
一、孵化器的改进
二、提高孵化离技术的研究
……
第二章 孵化器
第一节 孵化器的类型和构造
第二节 孵化出雏两用机的使用
第三章 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
第一节 雏鸡伴性遗传鉴别法
第二节 初生雏鸡肛门雌雄鉴别
第三节 其他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
附:部分孵化器生产厂产品介绍
书摘插图
第一章家禽人工孵化
第三节禽蛋的形成、构造和胚胎发育
一、蛋的形成过程和构造
(一)蛋的形成禽蛋是在母禽的卵巢和输卵管中形成的。卵巢产生成熟的卵细胞(蛋黄),输卵管则在卵细胞外面依次形成蛋白、壳膜、蛋壳。
1. 成熟卵细胞的形成禽类的卵巢形似一串葡萄,位于腰椎腹面、肾脏前叶处。卵巢有许多发育大小不同的卵细胞。肉眼可见到2000个左右,这说明母禽的产蛋潜力很大。有人统计发现,母鸡一生能产1500枚蛋,但从经济观点看是不合算的。卵细胞外面为卵泡,有一小柄与卵巢相连。卵泡上布满血管,以供卵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卵的发育前期缓慢,后期迅速,卵细胞成熟约需7~10天。卵泡中间有一白色卵带(此处无血管),成熟的卵细胞从此处破裂,掉入输卵管的漏斗部(输卵管伞),称为排卵。
2. 输卵管形态及功能禽类输卵管右侧退化,仅留残迹,左侧发达,是一条弯曲、直径不同、富有弹性的长管,由输卵管系膜悬挂于腹腔左侧顶壁。输卵管包括漏斗部(又称输卵管伞、喇叭口)、膨大部(也称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阴道和泄殖腔等几部分(图1-21)。
(1)漏斗部输卵管的入口处,形状像喇叭,其边缘薄而不整齐,长约9厘米。在排卵前后作波浪式蠕动,活动异常活跃。成熟的卵细胞排出时,被漏斗部张开的边缘包裹。根据漏斗部的结构与功能可分漏斗部本身和漏斗颈部。母禽与公禽交配,卵细胞在漏斗部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漏斗颈部的管状腺分泌内稀蛋白和系带蛋白层。卵细胞在此部停留约20~28分钟。由于输卵管的蠕动,卵细胞顺输卵管旋转下行,进入膨大部。漏斗部与膨大部无明显界线(图1-21)。
(2)膨大部长30~50厘米,壁厚,粘膜有纵褶,并布满管状腺和单胞腺,前者分泌稀蛋白,后者分泌浓蛋白。膨大部主要是分泌蛋白,所以又称蛋白分泌部。其蛋白分泌量占全部蛋白重量的40%。卵下移时,由于旋转和运动,引起粘稠的蛋白发生变化,而形成蛋白的浓稀层次。由于蛋白内层的粘蛋白纤维受到机械的扭转和分离,形成螺旋形的蛋黄系带(钝端顺时针方向旋转,锐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作用是使悬浮在蛋白中的蛋黄保持一定位置。卵在此部停留时间3~5小时。在解剖学上以无腺体圈为界线与峡部相连接(图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