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全译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程小铭译注
出 版 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31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2108210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儒家历来重视教育。家训,便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训诫其后辈儿孙的家庭教育读物。早期出现的这类作品,如三国蜀诸葛亮的《诫子书》、西晋杜预的《家诫》之类,或者未能流传,或者篇幅短小、内容简略,对后世影响不大。至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成《颜氏家训》一书,分七卷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兼论字画音训,并考证典故,品第文艺,内容全面而详备,立论平实而多切实用。作者写作此书,虽意在“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但由于书中内容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家知识分子教育其子女的需要,因而得以广泛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比较普遍而深远的影响。宋人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评此书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人王钺在《读书丛残》中也称赞道:“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可见此书在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
此书的内容,涉及范围颇广,除《序致》一篇主要谈写作《家训》的宗旨外,其余十九篇则分别谈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大体说来,《教子》篇谈如何教育子女;《兄弟》篇谈如何处理兄弟关系;《后娶》篇谈男子续弦及非亲生子女问题;《治家》篇谈如何治理家庭;《风操》篇谈在避讳、称谓、丧事等方面所应遵循的种种礼仪规范并评论南北风俗时尚的差异优劣;《慕贤》篇谈对待贤才应持的正确态度;《勉学》篇谈学习问题;《文章》篇谈文章理论;《名实》篇主张崇实而不务虚名;《涉务》篇主张接触社会实际,办实事;《省事》篇主张用心专一,不作非分之想;《止足》篇主张少欲知足;《诫兵》篇反对文人参预军事;《养生》篇谈养生之道。以上十五篇内容主要涉及个人在立身、治家、处世等方面所应遵循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除此而外,《归心》篇为佛教张目;《书证》《音辞》两篇考证古书,涉及文字、音韵、训诂、校勘方面的学问。
目录
前言
卷第一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后娶第四
治家第五
卷第二
风操第六
慕贤第七
卷第三
勉学第八
卷第四
文章第九
名实第十
涉务第十一
卷第五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诫兵第十四
养生第十五
归心第十六
卷第六
书证第十七
卷第七
音辞第十八
杂艺第十九
终制第二十
附录
一、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提要及辩证
二、颜之推传(《北齐书文苑传》)
三、颜之推年谱(缪钺著)
书摘插图
卷第一
序致第一
【题解】
本篇为全书之序,作者交代自己的写作动机,并以亲身经历说明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作者明确表示,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是为了教育自家儿孙晚辈。由于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这层关系,抽象的说教可以变成娓娓而谈的家常话,这就比外人空讲“师友之诫”、“尧舜之道”更切近受教者,因而更易收到良好效果。其次,作者着重谈到自己九岁至十八九岁的这段经历:由于父母去世,兄长“有仁无威,导示不切”,加之“颇受凡人之所陶染”,故养成一些坏毛病,成人以后想改也难。作者以此说明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这些议论无疑是十分中肯的。
【原文】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②,慎言检迹③,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④,所著诸子⑤,理重事复,递相模敬⑥,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⑦。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⑧。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⑨;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注释
①六朝以前作品,自序往往在全书之末,也有在全书之首的,本书就属后一种情况。
②诚孝:即忠孝。隋文帝父亲叫杨忠,隋人避其讳,故此书凡“忠”字均改为“诚”字。颜氏此书成于隋文帝平陈以后,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前,故避文帝家讳而不避炀帝名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