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概论(增补本)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刘大钧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2页数: 37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52242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自1986年面世,《周易概论》20余年多次再版,成为学易,研易者不可或缺的经典读本。
最新增补本《周易概论》再现新的研易亮点和学术制高点,本次再版对全书作了全面修订。
增补本新增八万余字,为当代易学大师刘大钧先生有关帛《易》及战国竹简《易》等考古易学研究的最瓶见解和成果。
目录
《周易概论》(增补本)前言
序
《周易》泛说
关于《周易大传》
关于《易》象
关于卦变
关于占筮
《左传》《国语》筮例
变占探讨
历代易学研究概论(上)
历代易学研究概论(下)
疑难卦爻辞辨析(上经)
疑难卦爻辞辨析(下经)
帛《易》初探
帛《易》源流辨析
“卦气”溯源
今帛本卦序、先天方图及“卦气”说的再探索
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
读帛书《缪和》篇
《周易》六十四卦原文/全译
《周易》上经
《周易》下经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巴蜀版前言
《易学要籍丛书》总序
书摘插图
《周易》泛说
(一)
“周易”一词,最早记载于《左传》。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都可证明在春秋时代,或者更早,已有《周易》的书名了。
那么,这本书为什么要称作《周易》呢?古人对此是做过许多讨论的。
早在汉唐时代,仅《周易》的“周”字就有两解。
据《周礼•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东汉人郑玄在其《易赞》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郑玄解《周易》的“周”字为“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这与《系辞》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及《韩非子•解老》所说“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是相一致的,因而在唐人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
但是,另一位唐人孔颖达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周易正义》序文里说:“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按《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日连山氏,亦日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朊朊’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