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折中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3页数: 60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I S B N : 978780752241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折中》一书,由康熙所制序文介绍,乃“越二寒暑而告成”于康熙五十四年春。可知此书之作始于康熙五十二年,当时李光地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且身体已处于一再“以病乞休”的状况,恐很难如康熙序文中所说的“甲夜披览,片字一画斟酌无怠”。我认为,《折中》的主要内容,当是康熙四十四年之后,李光地为侍奉皇帝“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讨”时所已写成。随后皇帝传旨李光地总裁其事,而命专人校对,分修,缮写,监造而经两年最终完成此书。
由书前之“引用姓氏”考之,《折中》一书所引用会儒者,计汉有一十八家,晋三家,齐一家,北魏一家,隋一家,唐一十一家,宋九十八家,金二家,元二十二家,明六十一家,共计达二百一十八家之多。书中尤以所引宋明易学家最多。
目录
前言
御制周易折中序
御纂周易折中总裁、校对、分修、校录、监造诸臣职名
引用姓氏
御制周易折中凡例
卷首
纲领一
纲领二
纲领三
义例
卷第一
周易上经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卷第二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卷第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卷第四
剥
复
无妄
大畜
頣
大过
坎
离
卷第五
周易下经
咸
恒
遯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卷第六
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二
附王太岳等校勘记(刘大钧注)
书摘插图
御纂周易折中卷首
纲领一 此篇论作《易》传《易》源流
《周礼》: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陆氏德明日:宓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于天文,俯则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十翼。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传”即“十翼”也。自鲁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对(马千)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及秦燔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授者不绝。《隋书》云,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惟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及洛阳周王孙,梁人丁宽,齐服生,皆着《易传》。汉初言《易》者本之田生。同授缁川杨何,宽授同郡砀田王孙,王孙授施雠及孟喜、梁邱贺,由是有施孟梁邱之学焉。施雠传《易》,授张禹及琅邪鲁伯,禹授淮阳彭宣及沛戴崇,伯授太山屯莫如及琅邪邴丹。后汉刘昆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其子轶。孟喜父孟卿善为《礼》、《春秋》。孟卿以《礼》经多,《春秋》繁杂,乃使喜从田王孙受《易》。喜为《易》章句,授同郡白光及沛翟牧,后汉洼丹、觟阳鸿、任安皆传孟氏《易》。梁邱贺本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后更事田王孙,传子临,临传五鹿充宗及琅邪王骏,充宗授平陵士孙张及沛邓彭祖、齐衡咸。后汉范升传梁邱《易》,以授京兆杨政,叉颍川张兴传梁邱易,弟子着录且万人。子鲂传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