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原理与方法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子 通信,通信,通信理论,
作者: 阎照文等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538000版次: 1页数: 322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4365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为了使研究生尽快掌握实验所涉及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实验原理和方法,特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按照平台分类编写,每个平台首先介绍与本实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介绍实验原理和方法,对于本科期间没有学过相关知识的研究生,通过学习本教材也可以达到完成实验的目的。本教材试图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结合起来介绍,给出一个总的实验基本思路和框架,而不是一般的实验指导书,不作具体实验步骤介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与实验指导书结合起来。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通信与信息技术公共实验6个方向的学科实验平台,即无线通信实验平台、DSP实验平台、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电磁波实验平台、电磁兼容实验平台以及光通信实验平台。每个平台的实验设为3个层次:认知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认知性实验为本科教学实验,本科是阶段未做过此部分实验的研究生需补修的实验;综合性实验由6个平台的实验组成;开放性实验是根据学科的需要而选择的实验项目。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研究生实验教材,也作为非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实验参考书。
目录
绪论
0.1 研究生实验平台的建设内容
0.2 研究生实验课的教学管理方法
0.3 研究生实验课的成绩考核方法
0.4 研究生实验课的教材建设
第一篇 无线通信实验原理与方法
第1章 无线通信原理
第2章 无线通信实验设备
第3章 无线通信实验原理与方法
第二篇 DSP实验原理与方法
第4章 DSP简介
第5章 并行DSP实验系统简介
第6章 VisualDSP++使用
第7章 实验方法
第三篇 嵌入式系统实验原理与方法
第8章 嵌入式系统简介
第9章 MXI嵌入式实验平台简介
第10章 Linux及GCC入门
第11章 嵌入式系统实验
第四篇 电磁波实验原理与方法
第12章 电磁波基本概念
第13章 电磁波实验方法
第五篇 电磁兼容实验原理与方法
第14章 电磁兼容基本原理
第15章 电磁兼容测量设备
第16章 电磁兼容测量方法
第六篇 光通信实验原理与方法
第17章 光通信技术概论
第18章 光纤通信原理
第19章 光通信实验中的测量方法与技术
第20章 光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方法
附录A 信道仿真平台模式设置
附录B 直流电平调整
附录C 二次开发实验源程序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无线通信原理
1.1 概述
无线通信(包括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内最为活跃和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领域之一,将对21世纪的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迅速推广明示了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IP化发展方向。移动用户要接入Internet,实现移动中的IP服务和基于IP的全球连接,无线通信技术也将成为Internet无线接入的主要技术。另一方面,Internet同样急需通过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构造天地Internet网。因此,只有无线通信网与Internet网充分发展、相互融合,真正意义上的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实现任何种类的通信才成为可能。
1.1.1 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
自1897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以来,无线通信技术经过一个世纪多的长足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无线电、电视、移动电话和通信卫星。近年来,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卫星通信、无线网络和蜂窝技术。
通信卫星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射的,当时可以处理240路语音话路。现代通信卫星承载了大约所有语音流量的1/3以及国家之间的所有电视信号,所处理的信号一般都会有1/4 S的传播延迟。新型低地球轨道卫星的固有信号延迟较小,已经被用于提供诸如Internet接入这样的数据服务。
无线网络技术使商业企业能够发展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而无需电缆设备。IEEE开发了作为无线局域网标准的802.11,蓝牙(bluetooth)工业联盟也在致力于能提供一个无缝的无线网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