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库刑法的基本立场

分類: 图书,法律,刑法,总则,
作者: 张明楷 著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3-1字数:版次: 1页数: 37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083918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促进中国刑法学派之争的形成;作才以刑法规范为根据,以学派之争为主线,对刑法学中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表明了基本立场:客观主放、实质的解释论、结果无价值论、客观的未遂犯论、部分犯罪共同说、并合主义等。
目录
序说
第一章学派之争:旧派与新派
一、旧派与新派的产生
二、旧派与新派的基本对立
三、中国刑法理论的现状
第二章犯罪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一、序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别
二、旧刑法:向主观主义倾斜
三、新刑法:向客观主义倾斜
四、本论: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的方向
第三章构成要件论:形式的解释论与实质的解释论
一、构成要件论之概述
二、实质的解释论之提倡
三、实质的解释论之贯彻
第四章违法性论: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
一、序论:违法性的本质与根据
二、概论: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
三、刑法:采取结果无价值论
四、方向:贯彻结果无价值论
第五章未遂犯论:客观的未遂犯论与主观的未遂犯论
一、处罚根据:客观的未遂论与主观的未遂论
二、着手:客观说与主观说
三、未遂与既遂的区别:形式说与实质说
四、未遂犯与不能犯的界限:客观说与主观说
第六章共犯论(1):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一、理论的分歧与争论的焦点
二、我国的学说与笔者的立场
三、理论的贯彻与实务的方向
第七章共犯论(2):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一、前提:正犯与共犯的区别
二、学说: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三、二重性说:不可思议的学说
四、独立性说:缺乏实质根据的观点
五、结论:既非独立性、也非从属性、更非二重性
第八章刑罚论: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一、序论: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与并合主义
二、旧刑法:相对主义
三、新刑法:并合主义
四、本论:量刑的原则与基准
五、余论:刑罚的严厉与轻缓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学派之争:旧派与新派
一、旧派与新派的产生
从名称上可以知道,刑法理论上先有旧派后有新派;从常识上可以明白,在新派没有产生时不会有“旧派”的名称;从事实上可以断定,由新派学者将自己的观点称为新派,而将其之前的对立观点称为旧派。
一般来说,旧派可以分为前期旧派与后期旧派。
前期旧派是指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前半期的旧派。这一时期的旧派刑法理论,以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理论为思想基础,具体表现为否定封建刑法。因此,理解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的前提,是明确封建刑法的特点。大抵可以认为,封建刑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干涉性,即刑法干涉到个人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干涉个人的私生活;二是恣意性,即对何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事前并无法律的明文规定,通常由一定的人恣意裁量;三是身份性,即同样的行为由于行为人、被害人的身份不同,而导致处罚的有无与轻重;四是残酷性,这是指刑罚方法大部分是死刑与身体刑。形成封建刑法上述特点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权力的集中性、庞大性与绝对性,国家是个人生活的惟一场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于是个人显得极为渺小,个人权利惨遭剥夺。为了从根本上否认这一点,就必须使人民主权得以实现,使国家权力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