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壮学丛书)
分類: 图书,历史,民族史志,
作者: 黄兴球 著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93000版次: 1页数: 327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509136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壮学文库”之一,该书是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并进而突破以前人的知识范式和理论经验所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主要对壮泰族群分化时间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内容包括研究选题的主旨、历史事件的证明及分化时间的确定。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壮泰族群是包括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傣族、黎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岱族、侬族、山斋(高栏)族、热依族、布标族、拉基族、佬族、普泰族、白泰族、黑泰族、红泰族、燮克族、润族、泰泐族、泰那族、泰族、掸族、阿洪族等民族在内的、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民族共同体。他们都是春秋时期散布在中国南方的“越人”后裔,战争、灾害、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他们从古代广信地区开始向南、向西迁徙,从而遍布在从中国南方、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东北部,直到印度阿萨姆的广大区域里。
壮泰族群由同源于“越人”而分化异流为多个民族,他们在什么时候分化,是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本书通过“数词语音的时代特征”、“语言分化的年代测算”、“使用桌子和椅子”、“外来作物的传播”、“用瓦盖房的时间”、“板-勐结构的出现”等六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考察后发现:从壮语与泰语斯瓦迪思一百词、二百词的年代测算,得出了其最早分化时间是6世纪的结果。6世纪,中国中原地区的桌椅文化传向岭南地区,壮泰族群中的泰族、佬族、掸族已不受其影响,他们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使用桌椅的习惯,说明他们当时已经离开岭南地区。芥菜与白菜在泰族、佬族语言中同名,说明他们没有将这两种植物区分开来,亦即6世纪大白菜在中国北方被培育出来、还没有传播到岭南地区时,泰族、佬族、掸族已经离开了那里。8世纪时,中国的地方官员努力“教民陶瓦”的时候,泰族、佬族、掸族也已离开岭南,所以他们一直用茅草、木板、树叶来盖自己的干栏房。从壮泰族群借自汉语的整套具有中古汉语语音特征的数词来看,他们的分化只能发生在唐末(9世纪)以前。“勐”体制出现手壮泰族群社会的时间是9-10世纪。壮语和岱侬语、壮语和老挝语、岱侬语和泰语的斯瓦迪思一百词、二百词的分化年代测算,它们的分化都发生在唐朝末年的9世纪。所以,从6世纪开始,壮泰族群就分化了,这种分化行为一直向后延续到八九世纪甚至更晚的时间。以发生较早的壮语与泰语的分化时间即6世纪作为壮泰族群的分化时间的标志是可以确定的!
作者简介
黄兴球:1964年生,壮族,广西忻城县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云南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懂英语、越南语和老挝语,主要从事中国南方与东南亚相关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教学。2001年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公派到越南国家大学社会与人文科学大学语言系学习,2003年由亚洲学者基金资助到老挝文化信息部文化研究所做课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6项,独著著作2部,编著及合著著作5部,发表论文18篇。
目录
《中国壮学文库》序
序一
序二
中文摘要
上篇 研究选题的主旨
一、选题缘起
二、壮泰族群
三、研究回顾
(一)中国境內之壮泰族群
(二)中国境外之泰、掸、佬、岱、侬各族
(三)分化和迁徙时间的讨论
四、研究主旨
中篇 历史事件的证明
一、数词语音的时代特征
(一)惊奇的相似
(二)语料的来源
(三)数词的解读
(四)时间的标志
(五)迁徙的起点
二、语言同源与时间推断
(一)壮泰族群语言的同源关系
(二)壮泰族群分化的时间计算
三、外来植物传播的时间推导
(一)五种名称相同的作物
(二)几种外来作物的传播
(三)植物传播的时间讨论
四、使用桌椅的时间启示
(一)当代概观
(二)历史纵览
(三)追根溯源
(四)时间判断
五、以瓦盖房的时间考证
(一)干栏研究的现状
(二)壮泰族群的干栏
(三)用瓦盖房的考证
六、出现“勐”的时代辨析
(一)“板”、“勐”的原意
(二)“板”、“勐”的分布
(三)“板-勐”结构的特色
(四)“板”、“勐”的起源
(五)“勐”出现的时间
下篇 分化时间的确定
一、与分化时间相关的讨论
(一)分化的地点
(二)掸族与掸国的关系
(三)关于“秦人”及其提供的时间线索
(四)遗传学分析的证据
二、分化和迁徙的原因
(一)世界移民史的考察
(二)中国南方地区的考察
(三)对壮泰族群本身的考察
三、分化的结局与未来
(一)“越人”是有共同血缘的民族
(二)泰、佬、掸等民族不是当地的土著民族
(三)乌浒、俚、僚是连接百越到壮泰族群的桥梁
(四)泰、佬、掸等民族的迁徙路线的勾勒
(五)同源异流的大结局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索引
书摘插图
上篇研究选题的主旨
一、选题缘起
选择这样的题目做文章,主要是源于学习的心得。1992年还在读硕士的时候,我开始研究仫佬族,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兴趣就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1998年5月,广西民族大学范宏贵教授找我谈话,希望我跟随他做东南亚民族研究,要求我学习越南语。范教授为了找这样的人,已经同好几个人谈过话,但都没人愿意。我在听了范教授的教诲之后,觉得学习越南语对我来说不难,当时就答应跟他学习。从那以后,‘我对范教授所从事的壮泰族群文化研究一直专心学习和思考,并为自己制订了一个研究计划,那就是对壮泰族群所分布的所有国家里的民族进行调查研究。所以,从1998年到2001年,我学习越南语,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2001年10月到2002年6月,我得到“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去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系学习越南语,在那里有幸结识了一位老挝同学,就请他教我老挝语,这样我又开始了老挝语的学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今后做好关于东南亚民族的研究工作,实现自己的计划。
我对壮泰族群文化渊源关系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是在2001年夏天。那年6月,我带复旦大学的李辉博士在广西做民族遗传基因血样样本的采集工作,与他相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常向他请教他的研究工作中一些我不懂的问题。有一次,他说:遗传基因传播的基本道理就是血缘越近,基因就越相似,基因在人群中的传播就像是一滴墨水掉到水里散开,中间的部分肯定浓于四周的,这样通过基因的比对就可以找到原始族群的分布中心。我受他说的这个“墨滴现象”的启发,反向思维地认为文化传播的结果应该是周边的古代文化成分能持久地保持,就像石头丢人池塘中,激起水的波纹,当中心的波纹消失以至于已经平静下来的时候,边沿部分的波纹还在移动,我把这个现象称为“水波现象”。“墨滴现象”和“水波现象”是两种自然现象,把这两种现象运用到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水波现象”给我的启发就是文化传播可能更多地像水波那样,当中心部分已经变迁了的时候,在边沿地带却仍保留着古老的成分。文化研究特别是对于壮泰族群文化的研究就应该找到它分布的区域,再确定其中心和边沿,就有可能看到其变迁的古今全貌。这就是我本人对于壮泰族群文化思考最初的火花。此后,这点火花一直燃烧在我的心头,不仅没有熄灭,反而越烧越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