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简史(修订本)(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分類: 图书,历史,民族史志,
作者: 《佤族简史》编写组 编写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0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508705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以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指导,立足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吸收借鉴了近20余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客观准确、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我国佤族这一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反映了近50年的发展概貌和成就,集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于一体。
《佤族简史》自1986年出版迄今,已经有21年。在这21年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佤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发生着沧桑巨变。为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佤族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风貌,根据国家民委的部署,西南民族大学组织和实施了这次修订《佤族简史》的工作。
本书的修订是国家民委重点项目。参加本次修订工作的人员有:田继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罗之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学初(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张立辉(西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云南省民委办公室主任刘继红先生、云南民族大学葛锐博士(佤族)等人,也部分地参与了本次修订工作。
出于行文有证、言之有据的考虑,本次修订过程中,除征引了《西盟佤族自治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沧源佤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以及佤族地区各县近年来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原始材料外,还曾参阅和引用了罗之基著《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罗之基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西盟县佤族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李洁著《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赵富荣著《中国佤族文化》(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等若干学者所征集的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对此,我们除在正文中注明外,特又在此说明并深致谢意。
云南省民委副主任岩秒先生(佤族)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审读书稿,在此特向岩秒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我们收集的资料有限,研究不够深入,水平也有限,加之时间也较紧迫,修订和续修工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欠妥疏漏之处也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人口分布和地理环境
第二章 佤族来源和居住区域的历代建置
第一节 佤族来源
第二节 佤族居住区域的历代建置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佤族社会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佤族
一、关于“司岗里”的传说
二、哀牢人与佤族的关系
三、唐朝时期的佤族
四、元明及清初佤族的社会情况
第二节 19世纪以来佤族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佤族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一、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
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前西盟佤族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农业生产
二、与农业紧密结合的手工业
三、商品交换
第二节 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一、土地制度
二、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平等
三、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和政治特点
一、家庭、家族、村寨和部落
二、窝郎、头人、魔巴和头人会议
三、村寨间的纠纷和械斗
四、习惯法
第四节 宗教信仰和科学艺术
一、宗教信仰
二、科学艺术
第五章 进入封建社会的阿佤山边缘地区和镇康、永德地区的佤族
第一节 具有封建领主制特征的阿佤山边缘地区的佤族
一、班洪佤族社会发展特点
二、勐董傣族土司直接统治下的佤族
第二节 进入封建地主社会的镇康、永德地区的佤族
第六章 当代佤族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佤族地区的解放与社会变革
一、佤族地区的解放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佤族地区的人民政权建设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实行
四、民族工作的初步展开
五、农业生产的初步发展
六、文教卫生事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七、社会改革的初步进行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前进
一、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前进
三、佤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佤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节 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经济的新局面
三、商业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医疗卫生事业的继续进步
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五、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八章 社会习俗及其变迁
第一节 物质生活
一、居住
二、饮食
三、服饰
第二节 婚姻
一、一夫一妻制和同姓不婚
二、恋爱方式、结婚与离婚
三、转房制和姑舅表婚
四、佤族婚姻的现代变化
第三节 丧葬
第四节 宗教
一、佛教在中国佤族地区的传播
二、基督教在中国佤族地区的传播
后 记
修订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佤族社会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19世纪以来佤族社会的发展
自19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一百多年来,佤族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是由于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关系的加强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引起的。同时,由于各族人民问的相互影响程度不同,也使佤族社会原有的发展不平衡更加明显化了。
居住在镇康、永德地区的佤族,自元明以来,就和傣族、汉族形成交错杂居的局面。由于他们较早地接受了傣族、汉族的先进文化,形成了佤族的先进部分。明末清初,镇康佤族已从刀耕火种的农业过渡到犁耕农业。①由于长期受傣族的影响和傣族土司的统治,这部分佤族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也逐渐纳入了封建领主制的范畴。此后,汉族逐渐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汉族封建地主的经营方式便逐渐瓦解和排斥着当地的封建领主制经济。清光绪年问(1875--1908年),镇康改土归流,这标志着封建地主制代替了封建领主制,当地佤族以及其他民族也就步入了地主制经济的范畴。
在西盟、沧源及其周围各县居住的佤族,在这一时期与汉族、傣族和拉祜族的关系也加强了。这不但是因为这三个民族已日益迁居阿佤山区,而且下面几件事实对佤族社会也发生了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