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
分類: 图书,医学,中西医结合,
作者: 姜树民,于睿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54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12079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急诊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的教学用书,全书共13章,介绍了急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系统阐述了急诊常见症状的诊断思路和处理以及内、外、妇科常见急危重症的诊疗规范与诊治要点,力求规范临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本书可作为中西医临床医师的指导用书和实用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在汲取现代中医急诊医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该院急诊中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全书共13章,介绍了急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系统阐述了急诊常见症状的诊断思路和处理以及内、外、妇科常见急危重症的诊疗规范与诊治要点,力求规范临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详尽,实用性强,可作为中西医临床医师的指导用书和实用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中医急症学发展述要
第二章 急诊常见症状的诊断思路与处理
第一节 高热
第二节 昏迷
第三节 瘫痪
第四节 脱水
第五节 抽搐
第六节 呕血
第七节 咯血
第八节 惊厥
第九节 呼吸困难
第十节 急性腹痛
第十一节 输液反应
第十二节 晕厥
第十三节 头晕
第十四节 头痛
第十五节 胸痛
第十六节 急性腹泻
第十七节 血尿
第三章 临床常见内科急诊病证诊疗规范
第一节 肺炎
细菌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
第二节 呼吸衰竭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大咯血
第五节 肺血栓栓塞
第六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八节 高血压危象
第九节 休克
第十节 心力衰竭
第十一节 急性心律失常
第十二节 急性胃炎
第十三节 感染性腹泻(霍乱、痢疾、伤寒)
第十四节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第十五节 急性胃扩张
第十六节 急性胰腺炎
第十七节 急性胆管炎
第十八节 消化性溃疡急症
第十九节 肝、肾综合征
第二十节 肝脓肿
第二十一节 急性胆囊炎
第二十二节 胆道蛔虫病(蛔厥)
第二十三节 急性肝衰竭
第二十四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十五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二十六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第二十七节 泌尿系统感染
第二十八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十九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三十节 急性脑血管病
第四章 急性中毒
第一节 药物中毒
第二节 动物中毒
第三节 剧毒中草药中毒
第四节 毒蕈中毒
第五节 乙醇中毒
第六节 甲醇中毒
第七节 氯气中毒
第八节 农药中毒
第九节 杀草剂中毒——百草枯
第十节 鼠药中毒
第十一节 一氧化碳中毒
第十二节 强酸强碱中毒
第五章 物理损伤
第一节 电击伤
第二节 冻僵
第三节 淹溺
第四节 中暑
第六章 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
第一节 休克抢救程序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抢救流程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程序
第四节 急性中毒抢救程序
第五节 严重心律失常抢救程序
第六节 胸痛诊疗程序
第七节 急性左心衰抢救程序
第八节 脑出血抢救程序
第九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抢救程序
第十节 高血压脑病抢救程序
第十一节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抢救程序
第七章 外科常见危重病的识别及诊治要点
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第二节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第三节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第四节 幽门梗阻
第五节 小肠与肠系膜损伤
第六节 腹膜后血肿
第七节 急性阑尾炎
第八节 肠梗阻
第九节 外伤性肝破裂
第十节 肝癌破裂大出血
第十一节 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
第十二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第十三节 外伤性脾破裂
第八章 妇科常见危重病的识别及诊治要点
第一节 异位妊娠(宫外孕)
第二节 黄体破裂
第三节 卵巢肿瘤破裂
第四节 卵巢肿瘤蒂扭转
第九章 骨伤科急诊急救
第一节 骨伤科急诊救治常用技术及原则
第二节 骨伤科危重疾病的急诊救治及原则
第三节 手外伤的一般应急处理
第四节 常用中药辨证治疗在骨伤科急诊中的应用
第十章 各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护理常规
第三节 糖尿病护理常规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节 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第七节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护理常规
第八节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九节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十节 中毒护理常规
第十一节 传染病护理常规
第十一章 急诊临床常用操作技术
第一节 气管插管术
第二节 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
第三节 除颤仪的使用
第四节 呼吸机操作
无创性人工通气的临床应用进展
第五节 胸腔穿刺术
第六节 耻骨上膀胱穿刺术
第七节 腹腔穿刺术
第八节 心包穿刺术
第九节 骨髓穿刺术
第十节 腰椎穿刺术
第十一节 肝脏穿刺术
第十二节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股静脉穿刺术
第十三节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第十二章 急诊常用抢救药物
第十三章 急诊常用中成药制剂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5心肺复苏指南概要
附录B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附录C 急诊各类医务人员职责
附录D 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附录E 转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 (节录)
附录F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附录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节录)
附录H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附录I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表卡
附录J 传染病相关信息表
附录K 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表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医急症学发展述要
人有生老病死,要经过万事万物、万般历练与磨难,而与之相伴的就是生病与死亡的威胁。人类与疾病和死亡的斗争过程,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体现,而与之斗争的手段就是医学这一有力武器。中华民族发明了中医学这一利器,并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水平。中医中药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成熟到如今的历程,无不浸透着从事中医中药研究众多仁人志士的辛勤汗水,印证着他们一路走来清晰的脚印。
人患疾病当为万事之急,远古时期的人类刚开始对疾病认识并尝试救治之时,以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而言,可能认为病证也已经相当严重了,相当于今天的急诊病证、危重病证。先祖们在与疾病相抗争的过程中发明中医中药这一战胜疾病的利器,试图去挽救那些患者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学是为疾病而产生并发展的,也是为治疗危重病证而创立。因此中医急诊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大有发展、方兴未艾的学科。
一、中医急症学的发生与发展源流
中医中药学的渊源应当追溯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医中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中医学著作。这些医学著作亦是对春秋战国以前千百年来人类同疾病进行斗争所取得宝贵经验的总结,而能掌握这些利器的杰出人物如秦越人、华佗、张仲景等亦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名医。举出每位中华名医的经典案例,无不展现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他们各个是与急危重症作战的骁将,他们手中的武器是中医、中药、砭石、针灸。所以说中医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与疾病中的危、重症相伴,并发展成熟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