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灌区水沙配置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农业工程,
作者: 曹文洪等著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03000版次: 1页数: 142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4588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引黄灌区水沙配置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2004DIB4J169)的成果系统总结而成,是关于引黄灌区水沙利用、配置和调控研究方面的一本专著。通过现场调研、实测测量、理论探讨、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研究手段,对引黄灌区水沙配置理论与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提出了水沙资源化原理和配置思想,论证了配置技术和措施,建立了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和渠系泥沙模型,对典型灌区水沙进行了优化配置。
本书共分成9章,内容包括:引黄灌区水沙特征及泥沙处理利用、泥沙资源属性及水沙配置原理、水沙分布规律、水流泥沙运动规律、泥沙长距离输送技术、渠网数学模型、水沙配置模型、水沙优化配置实例、水沙配置的发展趋势等。
本书可供从事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水沙资源配置、节水灌溉、水资源利用等有关专业的设计、科研、规划、教学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引黄灌区水沙特征及泥沙处理利用
1.1引黄灌区发展历程
1.2引黄灌区水沙特征
1.3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利用
1.4引黄灌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泥沙资源属性及灌区水沙配置原理
2.1泥沙的二重属性
2.2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概念
2.3引黄灌区水沙资源配置原理
参考文献
第3章簸萁李引黄灌区水沙分布规律
3.1引水引沙特征
3.2沉沙条渠泥沙淤积分布
3.3总干渠泥沙淤积分布
3.4二干渠泥沙淤积分布
3.5一千渠泥沙淤积分布
3.6支渠以下泥沙淤积分布
3.7灌区水沙的区域分布
参考文献
第4章引黄灌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
4.1渠道水力特性
4.2渠道糙率
4.3非均匀沙输移机理
4.4簸箕李灌区减少泥沙淤积的实践
参考文献
第5章引黄灌区泥沙长距离输送技术研究
5.1泥沙长距离输送目标
5.2泥沙长距离输送技术
5.3小开河引黄灌区泥沙长距离输送的设计、试验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6章引黄灌区渠网数学模型
6.1灌区渠道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6.2灌区渠网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6.3渠网数学模型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引黄灌区水沙配置模型
7.1多目标优化配置方程及其求解
7.2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的构建
7.3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目标函数
参考文献
第8章引黄灌区水沙优化配置
8.1系工程类型及水沙配置现状
8.2位山灌区水沙优化配置
8.3簸箕李灌区水沙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第9章引黄灌溉水沙配置发展趋势
9.1引黄灌溉面临的新形势
9.2引黄灌溉水沙配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2章泥沙资源属性及灌区水沙配置原理
2.2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概念
水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方面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水环境又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性问题。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水资源问题出现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水资源最佳分配,以实现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愿望。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人类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目前水资源合理配置已经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随着水资源合理配置实践的不断深化,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逐步明确,其内涵日益丰富,至今仍在发展之中。《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大纲》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定义是:“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利用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保障有效供给、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配置。”
关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配置理论和技术。国外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0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几所大学对计划需水量的估算及满足未来蓄水量的途径进行过研讨。1982年,荷兰学者E.Romijn和M.Taminga考虑了水的多功能性和多种利益关系,强调决策者和科技人员间的合作,建立了Gelderlandt Doenthe的水资源分配多层次模型,注重水质约束、环境效益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l992年,Afzal和Javaid等针对Pakistan某个地区的灌溉系统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对不同水质的水的使用问题进行优化。1997年,Wong Hugh S.等提出支持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多目标多阶段优化管理的原理方法,在需水预测中要求地下水、当地地表水、外调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运用,并考虑了地下水恶化的防治措施。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以水库优化调度为先导的水资源分配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