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蓝调里
分類: 图书,传记,娱乐圈/影星/歌星 ,
作者: (美)弗莱曼著,高晓莹译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298000版次: 1页数: 423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505514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本受到高度期待、瞩目与喝彩的经典传记,是珍妮丝乔普林的闰中好友与工作助手麦拉弗莱曼(Myra Friedman)用充满情感、却又不失观察与理智批判的笔触写就的。作者运用戏剧化的观察力,深入剖析才华洋溢的珍妮丝乔普林,和那个塑造她成为摇滚女王、拥有显赫名声的混乱时代。作者从珍妮丝反叛性格的青少年时期谈起,深入剖析她的忧郁重重的内心挣扎,并翔实记述了她如烟火爆发、昙花一现般的演艺事业与殒落生命,掩卷之际,不难理解为何“看她的演唱会就像往脊椎里打进一剂春药”。即使没有听过珍妮丝乔普林的音乐,也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仿佛用尽生命力量的歌唱与嘶吼。
作者简介
麦拉弗莱曼(Myra Friedman)撰写过的文章广及音乐、艺术、当代艺术和社会运动等等。曾是音乐人的她,也曾投身音乐工业,并在六十年代末期,直到珍妮丝乔普林1970年10月死亡为止,担任这位明星的公关人员。她所著的珍妮丝乔普林传记,被视为摇滚乐界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著作之一。这本划时代的作品在1973年首次出版时,荣获美国有声版权协会(ASCAP,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Authors and Publishers)的迪姆斯泰勒(Deems Taylor)奖,并获得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提名。
目录
译者序
致谢
导言
第一部德州之花
第二部新生的圣地
第三部余日几何,计日以俟
第四部荡妇?巨星?——珍妮丝的最后夏天
跋
后记:他们在哪里?
我记忆中的珍妮丝
唱片目录
附录:使用权遭拒
媒体评论
从德州小镇亚瑟港到旧金山的海特一艾什伯利,从温馨的小咖啡馆到热力十足的演唱会,从熠熠星光的环球巨星到陨落好莱坞旅馆的悲惨结局…这是一个才华洋溢,却又深受其才华之苦的不朽女星如何以她的生命拥抱摇滚乐,试图从所处年代和公众形象中寻找自我的炽热故事。在作者流畅而简约的笔触下,我们看到珍妮丝是如何由丑小鸭蜕变为一个引领时代的女性、无法无天的叛逆分子、蔑视传统的异议者和一个不折不扣的歌唱者;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她已成为战胜逆境的胜利的象征。
这是目前最好的摇滚书之一……《活埋蓝调里》无疑是部杰作,也是最能传神地忠实于珍妮丝真实面貌的作品——甚至,对于明星心态的研究,作者的成就实无人能及……我认为本书超越了诺曼梅勒所写的过于形而上的《玛丽莲》。
——《滚石》
字里行间充满同情与智慧,有时穿插了最严厉的批评,《活埋蓝调里》是一本诚实描写偶像乔普林的书……也是最好的摇滚书。
——《时代》
文字精彩、壮观、直接冲击情绪……关于珍妮丝的事,本书几乎无一遗漏……见书如闻其人,更确切地说,仿佛耳边就听见她的笑声。
——《纽约日报》
书摘插图
第一部德州之花
1
位于美国德州东南端的亚瑟港(Port Arthur),是一个炼油业发达的城镇。它与路易斯安那州之间隔着色宾湖(Sabine Lake);东北缘则有从西北方约12哩的波蒙特而来的内区河(NechesRiver)。沿10号州际公路向东走,入夜后路上漆黑一片,只有偶遇的汽车旅馆灯火,划破这片黑暗。73号公路就更糟了:暗夜中,除了些许射向亚瑟港郊外巨大炼油设施的车辆微光之外,别无他物。近一点观察,未来太空城市的假象,很快就因钢铁构筑成的现实而破灭。说穿了,炼油厂不过是一堆整人玩具、吓死人的设备、高塔、起重机和一堆白胖圆桶的结合罢了。
空气中处处是汽油的味道。放眼望去,化工厂占据了有内陆运河及船运的内区河两岸。从墨西哥湾往上,水道直切到市区,和一度曾是亚瑟港主要街道的波克特街(Procter Street)平行。商业早已往东区鼎沸去了,荒废的波克特街,一到晚上,闲晃鬼混的水手便充斥街头,白天时更连些许生气都谈不上。
自从1901年,12哩远处的鲁卡斯油井喷油之后,几十年来,造就亚瑟港的是石油,到今天改变它的也是石油;然而传说中的石油大亨并不住在这里。倒是有几个百万富翁和有钱的专业人士在镇上,至少还表现出一些南方乡绅特有的风雅。向东扩散的住宅区里,一排一排整齐的石板屋,表现出庄重朴实的精神。这个地区原本是沼泽地,建筑设计也因而受限。街道优雅地蜿蜒而行,整个镇上盖满了浓密的绿意。枝叶遮挡住恶毒的日头,树下则是能躲开烈日暴晒的庇荫。郊区的风光十分宜人,还带有几分雅致。但这片平如台地的土地上.空气又湿又黏,仿佛为这里的酷热、平淡及无趣而哀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