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追问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景丰著
出 版 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0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435635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兰花是中国文人之花,是文化之花,是文雅之花,是幽静之花,也是馨香袭人的梦幻之花。
在近代中国,梅花一直是一种政治之花。
历史过程本身是充满悖论的,我们不能随意将之逻辑化;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充满悲情的,我们不能随意将之浪漫化。
低级经济形态的辉煌是通过畸形市场获得的,辉煌的四周一片凋敝;低级经济形态的,辉煌是通过掠夺获得的,辉煌的四周一贫如洗。把精神作为主体,把没有意识的自然界当作附属物加以扬弃,从而在思想上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这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
人类社会的虚拟性告诉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是虚拟的,人所处的位置是虚拟的,人间的法律、制度、文化艺术和一切理念也都是虚拟的,人类社会中的所有实在性来自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北京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作者集几十年的文化感悟,凝结成文,作集《文化追问》,既讲述梅菊竹兰、花草树木,又阐述了风景背后的哲理思考。 书中既有优美的山水自然,又有浓郁的人文关怀,既有对历史的责任感,又有当代人的使命感。情感真实,角度新颖,观点独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散文随笔集。
作者简介
景丰,北京人,现就职于金融行业,从事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工作之余喜好阅读人文经典,近一时期对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哲学及宗教学的专著及思想脉络发生浓厚兴趣。常把阅读人文著作的体会与思考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与中国传统散文题材结合起来,经常有感而发并诉诸文字,2007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文化漫步》。
未来依然坚持在散文写作中努力加进各个领域最新的学术思想,继续尝试散文艺术学术化思想化的新路径。
目录
一、散文随笔
兰花礼赞
又见白桦林
梅花漫议
千年清幽话竹林
平和清雅话秋菊
忍瘠耐寒话劲松
婀娜多姿说垂柳
繁花寿果话桃树
情深意切话家榆
一片清香话蔬菜
无限真情话家畜
雪中登阴山
黄山游记
杭州印象
从京郊“沙漠”说开去
一个永远不能让我释怀的称谓
父亲回来探望我们了
万念俱灰哭慈母
替母亲呼吁
河北梆子感怀
二、文化教论
扬州十日的历史追问
辉煌的低级经济形态
文化追问
古典政治与现代政治
政治灾民与贵族精神
生命竞争、社会竞争与精神竞争
漫步“798”新艺术区
在精神层面我们尚未进入法治文明时代
人类社会是虚拟的
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历史追问
书摘插图
中国兰花是中国文人之花,是文化之花,是文雅之花,是幽静之花,也是馨香袭人的梦幻之花。
兰花是草本植物,因此也应该叫做兰草,草是草根阶层的象征,说明她的身世普通,说明她的底层化和平民化。但她那线形的叶片极富韧性,叶脉线条清晰,叶面颜色凝重,每个叶子都挺拔向上,并微微外翘,身形窈窕;她的花则清秀婉约,幽香袭人。一眼望去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平凡的草,不是野草,不是荒草,更不是杂草,而是百草之英,是草本植物中排位第一的名门望族。在中国,兰花甚至已经被称作国兰,其地位如同京剧名列中国所有戏剧之首而被称作国剧一样。
如今,中国的兰花家族已经五个分支,标致的春兰,茁壮的蕙兰,挺拔的建兰,潇洒的寒兰,高雅的墨兰。由于兰花的特殊地位,养植兰花竟然被称作艺兰,把养植兰花称作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在园艺界也实属罕见。
兰花一丛丛地生长着,生长在江南的山坡上,生长在江南的水岸边,生长在茂密的丛林里,生长在喧闹的庭院中,也生长在安静的书房客厅。兰花花朵的构成是极为特殊的,两端的竹叶形的萼片在两侧翘起,几片被成为捧心的花瓣围着蕊柱和一团圆润的花舌,使得整个花朵具有一种韵律感、飘动感,像是一群淡雅的花蝶在叶丛中翩翩起舞、振翅欲飞。
高品位兰花花朵的色调是极为朴素的,那赭色的花萼下伸展着或白、或绿、或青色的精致花朵,一律都是淡淡的,谦和的,平易的,甚至还略带有一些斑点,使得花朵与叶子融为一体。高品位的兰花绝没有一丝艳丽成份,却使人感觉这是美到极致的设计,是超越性的色彩,是艳丽到了极点之后进入到了更高一层的被称为雅致的那种隽永境界,这是不会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那种淡定之美、简约之美,是让人端详一生也无法完全悟透的深奥之美、永恒之美、返璞归真之美。
兰花的香型是清幽的,飘逸的,隐约如细纱般的雨雾慢慢地飘落下来,一丝丝地渗入进了人们的心田。欣赏兰香须心平气和,须淡泊似水,须宁静致远,才能体会到兰花所传达的清雅意味和空灵气息。
中国文人自古就追求着那种不事张扬的平淡美,追求着不落俗套的清高美,追求着不甘平庸的高贵美,追求着不堪浓艳的典雅美,这些至美的意象他们在兰花身上全部寻找到了,于是就纷纷引种,争相观赏,竞相称颂。孔夫子直接将君子比芝兰,说了:“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简直就是在兰花丛里长大的,在兰花的馨香薰陶中成熟的,他一生以“香草美人之喻”,他的诗魂中散发着兰花的清香,他的身形中渗透了兰叶的韵致。他的诗作中几乎篇篇写兰、章章写兰、段段写兰。他一出生家人就给他的衣服戴上了用兰花做的装饰:“纫秋兰以为佩”;他在自己的家园种满了兰花:“余既滋兰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他在兰花丛边萌发恋情:“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他在长满兰花的厅堂下抒怀:“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他又在兰花丛中与佳人一见钟情:“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本可以在馥郁的兰花世界浪漫终生的,但他却赶上了一个各国军事、政治斗争最激烈的战国晚期时代,这位从兰花丛中长大的楚国贵族青年面对的却是城头连年烽火、宫内日日狼烟,他没有力量应对这复杂多变、裹挟着无数阴谋、极度自私和无比血腥的争斗局面。最后,理想破灭的他远望失陷了的郢都终于选择了自沉汨罗,在长满兰蕙的江边愤然跃进水中,在兰花的馨香中走过了他深情、多才而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兰花是中国古代诗歌绘画反复描绘歌咏的对象,是中国文人最热衷的花卉题材。宋末的郑思肖所画的墨兰笔意俊发、生动传神,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后代有无数画家描绘兰花,使得兰花成为中国文人画中的重大题材,清代郑板桥刻画的兰花已经达到了意趣深远的崇高境界,任何人在那几笔勾画出的兰花面前都会肃然起敬,因为那丛兰花已经到了至清、至纯、至美的崇高境界,已经容不得一丝杂念在里面,已经容不得一丝卑劣在里面。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一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为我们描述了江南水乡兰花丛生的盛况。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爱兰、艺兰的热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鲁迅先生就种兰并写兰,托物喻志。1931年左联青年作家被捕,心急如焚的他挥笔写下了“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的沉重诗句。台湾校园歌曲《兰花草》的歌词相传是胡适先生所作,歌词中描绘了一位养兰人盼望兰花开放的焦急心情,令人忍俊不止。
我们敬爱的朱德委员长一生戎马倥偬,是武德高尚的军人,内心却“素喜林泉”。早在红军时期他就利用片刻空暇在根据地养起了兰花,传说有一棵兰花竟然伴随他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这个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共和国元帅的内心深处竟然是一丛永不凋谢的幽兰,馨香袭人。进入和平时期以后朱德委员长爱兰养兰则已经进入化境。他在福州鼓山路经一棵古树,抬头一望便说树上有兰,众人不信,一个小僧爬上树果然取下一束兰花。八十年代初期我在中山公园的兰室看见了朱德委员长生前最珍爱的一盆虎爪兰正在展出,数根短小挺拔的兰叶,拱卫着一丛花蕾,花形极为特殊而罕见,当属兰花之极品。
真正热爱兰花的人都心地善良,都追求和谐相处,追求宁静清远,追求循序渐进;反对浮躁激进,反对唯我独尊。凡是真正喜爱兰花的人似乎都会在正常的生存环境中做到与世无争,做到和谐相处,拒绝那种“我花开放百花杀”式的激烈心态,这里面一定有着深奥的美学原理和合理的心理倾向在发挥作用,一定如此!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洋兰,引起了人们的喜爱。一到节日,洋兰便以缤纷的姿态涌进千家万户。洋兰也叫热带兰或蝴蝶兰,花期长,花朵娇艳无比,造型多彩多姿,但那艳丽色彩却不是我们中国兰花文化所推崇的。洋兰是一种火热的、奔放的美,而中国兰花却是冷静的、收敛的美;洋兰是生命勃发的象征,而中国兰则是生命反思的象征;洋兰是感情剧烈爆发时的昂扬姿态,中国兰则是感情细腻入微的精致体验;洋兰是一场场来自热带的暴风骤雨,猛烈酣畅,淋漓尽致,中国兰则是来自江南的淅淅春雨,随风入夜,滋润心田。我们不应当在洋兰和中国兰中做出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要尊重时下人们的自由选择,在审美层面所有兰花甚至一切花卉都是平等的。但是,我们不得不钦佩我们的文化祖先,他们居然在那么遥远的农业时代就选择了淡雅清远的兰花,并赋于她那么多的情意,那么多的寄托,那么多的价值追求,那么多的审美趣味。说明中国的文化祖先在文化选择上有多么早熟,在花卉鉴赏上有多么早熟!
中国今天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人们期盼着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中国古已有之的兰花文化有如一股馨香在微微徐来,兰花那种清静的姿态、那种淡淡的馨香应当可以让人们暂时宁静下来,去换一个角度看待生活。除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必要的拼搏进取,除了美满的世俗生活,除了捍卫那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每个人应当还拥有一个清幽空灵的精神世界,那是我们灵魂永驻的故乡,在那里丛丛幽兰正静静地开放着。
又见白桦林
白桦树的树身极为挺拔,白桦树树皮的质地极为细腻,白桦树树皮的颜色也极为纯净,如果在全球范围的乔木类树木中选美,白桦树入围并进入前十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世界园林乔灌木》介绍,桦木属约有60种,这之中既包含落叶小灌木,也包含我们经常看到的这些体态优美的大乔木。白桦树抗寒耐风,从温带到北极均有分布;其树皮分泌的汁液可食用,含多种营养物质。作为原生植物,其中红桦产于我国四川,白桦、黑桦、东北桦在我国北方均有分布,我国还有华西桦。除黑桦树皮略显暗淡斑驳外,其余桦树树皮均显青白色或粉白色,红桦也是每年新皮显出几分殷红颜色,老化之后变为青白色。因此,人们通常把桦树叫做“白桦”。
白桦树堪称大乔木家族中的美少女,它高大,秀颀,有着光滑细腻的肌肤,闪耀着青春气息。在高大乔木中还没有谁像白桦树那样同时拥有挺拔和亮丽两种高贵品质。白桦树的身姿是窈窕的,有韵律的;白桦树的皮肤是在高大树种甚至是所有树木中最细腻的,细腻得有些夸张!那青白或纯白色的肌肤有如皓腕凝霜雪的人间玉女。在那细腻的肤色中还长有树枝脱落留下的纹理,那道道纹理好像是特地用来打破单调气氛的一种装饰,就像是美丽的文身,由于恰到好处而显得通体活泼生动。凡是见过白桦树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白桦树是树中的美女,通身尽显亮丽之美;白桦树是树中的诗人,通身尽显婉约之美;白桦树是树中的歌者,通身尽显韵律之美;白桦树是树中的舞者,通身尽显翩跹之美;白桦树也是树中的君子,通身尽显谦虚之美。
我最早见到白桦树是在20世纪60年代京城的和平里地区,这里原有一大片按前苏联图纸盖的居民楼,是中央部委各单位的宿舍区,小区路边也种了不少白桦树,远远望去真的有点像前苏联居民区的复制品。这是北京第一批使用管道煤气的小区,生活品质在当时以四合院平房为主的北京城显得非常豪华精致,那时徘徊其间还真有点共产主义社会的意象隐约可见。只记得成排的白桦树高高耸立在路边,春天叶子翠绿,秋天叶子金黄,在青白色树干支撑下显得格外动人。最有意思的是白桦树厚厚的皮可以扯下来,再撕成薄薄的一层层淡黄色的树皮纸,纸面洁净无比,用钢笔写字很吸水。缺点是我的力气不够,每次只能扯下一小块树皮,用它撕成的树皮纸也很小。
1984年秋天,我随同事们登慕田峪古长城。在我们对面的一座山坡上生长着一片白桦林,由高向低错落有致,一律的清秀身姿,一律的青白色树身,一律的笔直地矗立在那里,阳光适时适量地照射着,由山影云层分出了光的层次,宛如一幅绝佳的油画。但更像一幅巨大的乐谱,像正在演奏着一个辉煌的乐章。白桦林的壮丽景象生动得像是发出了声响,在未散尽的雾气笼罩下奏起了令人震撼的山林交响曲。我趴在长城的垛口上久久地望着那片白桦林,望着那如音响诗般蒙蒙作响的壮丽景观。
不错,白桦林是不会发出物理声响的,但它却会在人们心里发出一阵阵的心理声响。那现实中凝固的音乐会随着人们的感动而流动起来,音乐家会把这流动的音符一个个地捕捉住,记在纸上,最后由演奏家复原这大自然的心声。这很像是心理学所说的“联觉”现象,即一种感官受到刺激却引起另一种感官感觉的情况,比如眼里看见了缤纷的色彩,耳朵里却生出了美妙的声响。但我说的还不是这些概念所描绘的情况,我讲的那种错觉是直接从心里形成的,没有经过感官间的转换过程。
2006年11月我在哈尔滨短期培训,经常利用周末去四周参观,时常会在路边见到一片片的白桦林,在冬日阳光下诗意矇昽、情意嚎昽。在一家工艺品商店我购买了一块用桦树皮制作的挂件,挂在那里,一股白桦林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使我与白桦树和自桦林再次结下了一段情缘。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辽阔的白桦林,白桦林是触发俄罗斯艺术家灵感的地方,是俄罗斯艺术家的精神故乡。俄罗斯的诗人讴歌白桦林,画家们描绘白桦林,音乐家们则记录着白桦林最感人的乐章。我感到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许多动人旋律都来自冬日白桦林特有的悲壮音响,来自白桦林缠绵悱恻的调式和那种令人战栗不安的悲怆音色。
白桦林本身就是一首诗,就那么亭亭玉立地拥在一起,挺拔的躯干、柔软的枝条、浓密的树叶,那么有韵律感,那么有线条感,那么有结构感,那么有色调感,望上一眼就会让儿心旷神怡,自然就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情感,引发人们无穷诗意,诗从心底出,诗从自然来。
白桦林本身就是动人的画面,无论春夏秋冬四季,也无论早晚晨昏,什么样的光线照过去都是一片迷人的景致。白桦树是有亮度的,那亮度来自树身、树皮、树叶,反映有亮度的景物一定要用油画来表现,因为这发挥了油画材质的专长。
白桦林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交响诗,清晨望去,好像隐隐约约的一阵长号吹来,新一天的序曲开始在天地间奏响,黎明的嚎昽韵律开始流淌在白桦林,一直向天际线飘去;傍晚望去,在晚霞映照下,好像一阵暮鼓敲起来了,这一天的辉煌终曲也慢慢从白桦林深处奏起,强烈而沉闷的音响震撼着大地。辽阔的白桦林拥有大气磅礴的底蕴,拥有丰富的内涵,如用音乐反映白桦林一定要运用篇幅巨大的交响乐的形式。
白桦林的四季会呈现四种美景,就像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换上四件不同的时装、梳理四种不同的发型、涂抹四种不同的妆饰会展现四样不同风格的美一样。
春日的白桦林最容易让我们想起“青春”一词,翠绿的树叶在白色树干衬托下显得富有朝气,生动活泼,那是一群美丽的白衣少女头戴翠饰,正翩翩起舞。
夏日的白桦林最容易让我们想起“优美”一词,在浓绿的树叶笼罩下,整洁的树干默默地撑起那一树的绿云翠雾,那是一群贤惠的少妇正在孕育着希望。
秋日的白桦林最容易让我们想起“辉煌”一词,金黄色的树叶与金黄色的阳光构成了一片炫目的色彩,那多像一群慈祥的老妈妈,正在落日余晖中漫步。
冬日的白桦林最容易使我们想起“清远”一词,在白桦林冬日景观上所体现的意象是清高而深远的,那是银发飘飘的一群智者,正冷静地思考着未来。
可能是由于中国植物品种极为丰富吧,白桦树并不是太引起中国人关注、追捧的那种明星树种。因此,中国的白桦树是很安静的,白桦树林也是很寂静的。在白桦树身上没有人们那么多的感情投射和精神寄托,因此白桦树及白桦林总是寂寞的,冷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