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论语智慧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论语智慧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青少年成长,

作者: 刘猛 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63000版次: 1页数: 230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95908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昨者相约巴黎,联袂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内容简介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虽然距今已有2500多年,但经典依旧散发着光芒。

立志、学习、修身、待人处事等都是当下青少年关注的主题。而《论语》对这些主题都有经典而又细致的阐述。

本书以《论语》的精彩语句为主线,结合其他故事。以求青少年在品读经典的同时,可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从而审视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历程。

让经典温暖我们的心灵,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作者简介

刘猛,生于1967年11月,199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市房山教师进修学样教科所副主任,主管全区的课题管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立志之道

第一节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一、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二、一个人没才,别人不想用;一个人没德,别人不敢用

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怀仁爱之心

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二节 走在成功的路上

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二、义重于泰山

三、一个人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

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五、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第二章 学习之道

第一节 学习有个态度问题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三、淡泊名利不能说说而已

四、你会利用时间吗?

第二节 学会学习则一往无前

一、温故可以创新

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欲速则不达

第三章 修身之道

第一节 诚信要随身带

一、诚信是一个人的名片

二、言而有信方能有权威

第二节 人生在世和为贵

一、要学会以礼待人

二、克己复礼方为仁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节 宽容

一、宽容不仅度人,也能修己

二、宽容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第四节 自尊

一、人要有廉耻之心

二、做人要有气节

第五节 自省

一、善于自省

二、见贤思齐

第六节 改过

一、别人能指出自己的错误是人生的幸事

二、孔子主张知错就改

第四章 力行之道

第一节 行礼

一、凡事依礼行事,即可远离耻辱

二、如果你不懂得礼仪,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第二节 行孝

一、要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

二、对社会要怀有大爱

第三节 做君子

一、行事时要九思

二、少说多做

第五章 教育之道

第一节 教育态度

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学习做人是第一位的

三、爱生如子

第二节 教育方式

一、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

二、学习要有个过程

三、重视启发

第六章 入世之道

第一节 正人先正己

一、名不正,则言不顺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严于自律,不给人可乘之机

四、要有敬业精神

第二节 要爱惜民力

一、要爱护人民

二、要实行五德

三、要举贤任能

第三节 做事要适度

一、孔子主张恪守中庸

二、礼的力量

附录《论语》全文

媒体评论

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孔子,就不能说他真正受到过教育。

——(美)庞德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钱穆

书摘插图

第一章立志之道

第一节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目标在‘道’,坚守高尚的道德,不背离仁爱之心,爱好知识与技艺。”

孔子这句话指出了立志成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可以说是他培养合格弟子的高度概括。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享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者得到安逸,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这段话的内容是孔子与弟子颜渊、子路一起谈各自的志向。他们的志向到后来都实现了。子路为人豪爽,做事果断,对富贵有一定的追求,最终走向仕途;颜渊在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后来成为孔子眼里的道德楷模;而孔子志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天下人,最后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就说明志能引导人们走向成功。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志于道”,就是要立志追求远大的目标。远大的目标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它是一种心理力量,是一种精神支柱,它对人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当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的时候,其积极作用更大,它会使人产生一种坚强的意志力,使人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情怀。它能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第一推动力。假如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像汪洋大海中的无舵之舟,只能随波逐流,很难到达理想的港湾。

我读过一个寓言故事,感触很深。故事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问,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见驴,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林海雪原、奇山异水、异域风光……那些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大为惊异,驴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小天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远大的目标能引领人走向成功!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普通通;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成功,他们在10年前定下的目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

事实证明,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缔造什么样的人生!在目标追求上的一个小小的区别,可以导致人生结局的巨大差异。

由此可见,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因为远大的目标,能像明灯一样给人指示前行的方向,能让人勇于克服重重困难,能带给人无穷无尽的动力,最终使人走向成功。做学问也是这样。朱熹就曾强调:“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王国维谈治学的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暗示了治学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远大的目标。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学习才能有动力,努力才能有方向。

历史上有许多立志成才的例子。毛泽东17岁时写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及他后来写的《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表达了他学要成名的决心和主宰天下的政治抱负。

周恩来也同样如此,他17岁时东渡日本,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表达他渡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决心,他要用古人“面壁十年”的精神,来寻求改造旧社会的办法,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义无反顾。这是多么远大的抱负啊!

远大的目标给了他们无穷的动力,所以他们后来成就了一番伟业。这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二、一个人没才,别人不想用;一个人没德。别人不敢用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了义不能实行,有了过错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

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十分忧虑,他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关注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希望人们把道德发扬光大起来,从而改变当时“失德失序”的社会现实。后人据这句话还特别强调说,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乃日新之要也。

德是做人之本,事业成功之基。根据德与才的关系,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类,强调用人首先要重德。他说,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所以,德才兼备的人称为圣人,无德无才的人称为愚人,德胜过才的称为君子,才胜过德的称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则是,如果找不到圣人,那就要任用君子,千万不要任用小人;与其任用小人,不如任用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能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却用来作恶。持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高,能力不强,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却有足够的智谋来发挥邪恶的力量,又有足够的能力来逞凶施暴,正如虎添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一个没有德行的人,知识越多,才能越大,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可能越大。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一个人没才,别人不想用;一个人没德,别人不敢用。有一个女大学生去外资企业应聘,公司的面试官问她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公司的利益和你们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你怎么办?”她回答说:“我一定以公司的利益为重。”结果她没有被聘用。人家的道理很简单,你们国家培养了你二十多年,你为了一份工作就可以背叛它;到我们的公司来了,你也可能为一个很小的利益背叛我的公司,我们怎么能相信你呢。这个女大学生的一句话暴露了她爱国心的缺失,使她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我们应把修德放在第一位。对于修德,如果“说起来重要,行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那是十分危险的。《易经》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厚则无所不载,一个人的德如果能像大地那样厚实,就能容载万物。厚德要求我们要注重德的积蓄并为此不懈努力。

修德贵在知,重在行,要在恒。首先要多学习优秀的文化,用优秀的文化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然后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理念。其次要多积累善意、善行,积小善以成大善。第三要从明确自己的责任开始,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并且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如不随地吐痰、随地丢垃圾,不说粗话、脏话;随手关紧水龙头,拉灭长明灯;向处于困境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为希望工程捐出一元钱;每天节约一分钱、一粒粮等。“无行”、“无恒”则不能成德。

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怀仁爱之心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爱别人。”在《论语》中,关于仁的解释有很多,不过仁的核心是爱人。爱人首先要从爱自己亲人出发,然后推己及人,即老子所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要将心比心,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实现远大的目标,为什么要有仁爱之心呢?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把自己的爱献给别人,把自己的收获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帮助,也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

孔子强调“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实践“仁”全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有的人甚至还会受到私心、个人无限制膨胀的欲望的干扰,从而不能实现“仁”。为此,孔子又提出一套实现“仁”的方法,主要的就是“克己复礼”。孔子强调,人要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就能实现“仁”。这里的“礼”并不是原来作为西周政治法律制度的“周礼”,而是经过“损益”的一种道德规范性的东西。孔子要求人们要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不合道德规范的事不看,不合道德规范的话不昕,不合道德规范的话不说,不合道德规范的事不做。

为仁由己,仁爱是人心的要点,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怀仁爱之心,推仁爱之举,就会善结好因缘。

英国的一个名叫弗莱明的贫苦农夫正在田里干活。附近沼泽地忽然传来了呼救声,农夫赶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奔向沼泽地。只见一个小孩正在泥潭中挣扎,淤泥已没到他的腰部。农夫奋不顾身地救起小孩。

第二天,一辆豪华小汽车停在了这个农夫劳作的田边,一位风度高雅的英国贵族下车后,自我介绍说是被救小孩的父亲,他是亲自前来致谢的。农夫说,这件事情不足挂齿。

贵族说:“我想用一笔酬金来报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农夫回答说:“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候,农夫的儿子刚好走出家门。“这是你的儿子吗?”贵族问道。“他是我的儿子”,农夫回答说。贵族说:“我给你提一个建议,让我把你儿子带走,我要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如果他像他的父亲,他一定能成为令你骄傲的男子汉。”农夫同意了。

时光飞快地流逝,农夫的儿子从医学院毕业后,后来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医生。

数年以后,贵族的儿子因肺炎病倒了,经过注射青霉素,他的身体得到了痊愈。

那个英国贵族名叫伦道夫丘吉尔,他的儿子便是在二战期间担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战胜了纳粹德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农夫的儿子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你看,这位农夫做了一件不足挂齿的仁爱之事,竟然影响到了世界的历史。

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实现远大的目标,一定要有真本领才行。真本领可通过“游于艺”得来。孔子提倡“游于艺”,就是爱好知识与技艺,“游”就是“乐”,“游于艺”也可以说是“乐学”。一个人以学为乐,他就有取之不竭的学习动力,学习的效果也就会更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乐之者”,道理就在于此。

现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有愉快中枢和厌恶中枢。愉快中枢接受刺激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的情绪。乐学能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使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率高。而人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则思维迟钝、记忆困难、想像力贫乏、心灰意懒,学习效果很差。实验表明,一组学生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因而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效果大不一样。心情高兴时会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会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许多人能学有所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兴趣可以促使人专心致志地学习。由于兴趣能够使人集中精力去学习,所以有人说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爱因斯坦则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作家冰心,小时候读书读得入了迷。她回忆说:“这时我看书看迷了,真是手不释卷。海边也不去了,头也不梳,脸也不洗;看书,自己喜笑,自己流泪。母亲在旁边看着,觉得忧虑,竭力的劝我出去玩,我也不听。”宋朝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过一篇《书巢记》,叙述自己读书人了迷,竞连妻子儿女都视而不见,风雨雷电也充耳不闻,“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把整个身心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读书之中。

其次,兴趣可以使人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好的成绩。一个人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不但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而且还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困难,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学习。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谈。西汉的路温舒幼时家贫,他却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钱买书,他就采蒲草叶晒干了抄成“蒲叶书”来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学者。匡衡为了读书“凿壁借光”,后来成了宰相孙康“映雪苦读”,车胤“囊萤夜读”,都成了当时有名的学士。他们都是克服困难,自己创造条件去学习的生动例子。这些事例说明,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可以产生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积极性,从而得以跨人成功的大门。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论语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