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气副词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齐春红著
出 版 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6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2205596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文将结合两个三角的理论对语气副词进行动态的、综合的研究。两个三角学说是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提出的,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研究思路,其目的是要解决怎样在语法研究中观察现象、发掘规律和多侧面相互印证的问题。在给语气副词分类时,也坚持表里互证。语法单位的范畴化是通过语法形式予以体现的,单凭意义所分得的语法单位常常是交叉的、模糊的,因此意义上的分类必须有形式上的依托和证明。运用义素分析法、分布分析法、变换分析法、替换分析法进行分析,对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进行静态描写。运用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的观点,对某些规律予以解释。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两个三角”为研究视角,运用原型范畴和语法化理论,界定了“语气副词”这一术语,并确定了语气副词的研究范围;对一些边界不清的词进行了归类,并具体阐释了这样归类的原因;以“主观量”作为意义标准,以我们所列的所有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在聚合类的研究上,探讨了“好”、“太”、“多”、“多么”的次类归属及单音节语气副词的虚化机制。
作者简介
齐春红,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语气副词研究综述
1.2.1 套用期和模仿期的研究状况(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
1.2.2 探求期的研究状况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
1.4 本文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 关于语气副词的名称、定义的探讨
2.1 “语气”的研究状况及“语气”的界定
2.1.1 “语气”研究综述
2.1.2 “语气”和“情态”的区分
2.1.3 “语气”的界定
2.2 副词研究范围的确定和次类划分的问题
2.3 “语气副词”的命名及界定
2.3.1 命名为“语气副词”的原因
2.3.2 “语气副词”的定义
第三章 “语气副词”的典型范畴和边缘范畴
3.1 各家所认定的“语气副词”的范围
3.2 划分语气副词典型和边缘范畴的目的及所依据的原则
3.2.1 划分语气副词典型和边缘范畴的目的
3.2.2 划分语气副词的典型和边缘范畴所依据的原则
3.3 语气副词的典型形式特征
3.3.1 典型语气副词的句法特征考察
3.3.2 判别语气副词的形式标准
3.4 语气副词的典型范畴和边缘范畴
3.4.1 典型语气副词和边缘语气副词
3.4.2 对语气副词归类的一些阐释
3.5 不同双音节语气副词功能差异的原因及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构词
3.5.1 不同双音节语气副词功能差异的原因:语法化程度的不同
3.5.2 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构词方式
第四章 副词“太”、“多、”“多么”、“好”的次类归属
4.1 “太、多、多么、好”与“很”、“的确”的语法功能的比较
4.1.1 “太、多、多么、好”与语气副词“的确”的组合能力的差异
4.1.2 “X+谓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的差异(“X”为我们所比较的副词)
4.2 “好”、“多”、“多么”、“太”与“的确”、“很”的语用信息的差异
4.2.1 定指的旧信息与定指的新信息的差异
4.2.2 背景信息与凸显信息
4.2.3 “太、多、多么、“好”与“很”、“的确”的句类分布
4.3 副词“好”、“太”、“多”、“多么”、“怪”的历时考察
4.4 余论
第五章 语气副词的主观量分类及功现机制
第六章 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研究
第七章 单音节语气副词的语法化机制研究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缘起
在现代汉语副词中,语气副词的用法很复杂,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从意义方面看,大部分语气副词的意义比较虚;从句法特征方面看,和一般的副词相比,语气副词的分布较为灵活,可以出现在句中,也可以出现在句首;从表达功能上看,语气副词有“突出焦点”、“指明预设”、“限定指称”等功能,有的语气副词还有非常强的语篇功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研究从点到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语气副词的宏观研究上,仍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在划分范围方面,目前对于“什么是语气副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对“语气”的含义及“语气类型”的划分也是观仁见智;语气副词本身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地位并不相同,有些成员既可以表达客观意义,也能表达主观语气意义,这些成员在具体的句子中表达的到底是客观意义,还是主观语气意义,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形式标准;对语气副词能否出现在短语中认识不一致,也没有理论层面的深入解释;对语气副词的次类划分,也没有一个一致的、有效的标准;在语气副词次类的连用、共现的研究上,分类过细,也不能反映语气副词在具体语言运用中的实际规律;探讨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时,所涉及的语气副词数量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