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当史话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曲彦斌 著
出 版 社: 沈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字数: 194000版次: 1页数: 263印刷时间: 2007/03/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13305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典当史话》主要介绍了引子:进入媒体视野中的现实当铺故事、典当概说、独具特色的典当文化等内容。
作者简介
曲彦斌,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民俗学会会长,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副主席,辽宁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民俗语言学、社会学、社会文化人类学。主要学术业绩:出版学术著作约30部,发表论文、学术文章百余篇,总计出版、发表学术著作600多万字。其中,先后获全国性国际学术会议或省级奖20多项。
目录
一 引子:进入媒体视野中的现实当铺故事
1.央视记者在沪上感受到的新当铺
2.昔日穷人伤心地今朝富人融资忙
3.新典当便民花絮
4.汽车押给典当行照样潇洒开回去
5.到当铺去“淘金”
6.投资典当业成了很受关注的一个热点
二 典当概说
1.“要想富,开当铺”:一个高回报的行当
2.典当:一种民间融资行为和机构
3.典当行同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同异和交叉-
4.传统典当行的基本类型
5.传统典当的独特设施
6.典当活动的一般流程和经营管理
三 独具特色的典当文化
1.别出心裁的典当业招幌和楹联
2.扑朔迷离的“当票”、“当字”
3.典当业的“唇典”:隐语行话
4.典当业的行规与行会
5.其他行业习俗
四 历史长河中的典当业
1.汉代:初见萌芽
2.南北朝:肇始于寺库质贷
3.唐五代:人俗于市井社会
4.宋金元三代中国的典当业
5.明代:中国典当的兴盛时代
6.仍然兴盛的清代典当业
7.民国以来典当业的衰落
8.在改革中复兴、发展:造就现代文明新典当
五 港澳台三地典当业掠影
1.香港开埠之先就有了典当业
2.“富辉押”风波
3.典当业危机与脱颖而出的“当铺大王”
4.环绕麻雀学校和投注站当铺
5.稳定发展着的香港典当业
6.伴随博彩业而繁荣的澳门典当
7.“德成按”:澳门近代典当业的缩影
8.台湾典当业及其五花八门的广告语
六 古今典当佚事
1.风云变幻中的典当业
2.激烈的竞争,机智的典商
3.诈骗、抢劫:典当业的古今劫难
4.名人与典当故事
5.《红楼梦》的“当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典当学札记
弘扬传统典当文化,造就现代文明新典当略议东北亚典当业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以日、俄和蒙古为例
书摘插图
二 典当概说
1.“要想富,开当铺”:一个高回报的行当
客家人有句流行谚语说,“要更富,开行开当铺”。这话,也就是常言所说“要想富,开当铺”。可以说,此话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当铺的“生财之道”主要靠三个方面。一是收取出当人一定的手续费、保管费和所约定的高额利息;二是假
若当户暂时无力赎回当物的话,就得根据合同的约定进行续当,续当的同时还得按规定缴纳续当利息,以免变为“绝当”,那就赎不回来啦;三是万一当户赎不起当物形成了“绝当”,当铺并不害怕,因为,由于收当时已经给当物的估价压得很低,当铺即便是以低于市价的价钱出售绝当物,也仍然有很好的利润空间,仍能赚上一笔好钱。也就是说,除非收当时鉴定与估价看走了眼,正常情况下,当铺总是处于坐收高利回报的有利的一方,而且风险极小。于是,人们就有了“要想富,开当铺”的说法。
的确,无论是靠开当铺发迹的,或是靠开当铺敛财致富,从著名富商、官僚乃至皇室,古今均不乏其例。例如,曾经荣任布政使,官阶至二品顶戴、服享黄马褂的清代江南巨贾、“红顶商人”胡雪岩,除经营钱庄、军火等外,还经营多处典
当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