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可信性管理与监督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作者: 张林,雍明远,赵生禄主编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5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805897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我国装备可信性工作的实际需要,系统地论述了可信性管理与监督的有关内容,主要有:可信性管理与监督的概念、特点和内容;可信性工作项目管理;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各阶段可信性管理与监督以及可信性信息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装备论证、研制、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应用,还可供装备质量管理人员、驻厂(所)军事代表、机关干部、部队装备使用人员应用,同时也可作为相关工程专业的大学本科、专科教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可信性管理与监督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可信性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第三节 可信性管理组织
第二章 可信性工程基础
第一节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
第二节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第三节 可靠性试验
第四节 人机系统及软件可靠性问题
第五节 维修性工程概述
第六节 保障性与综合保障概述
第七节 测试与测试性技术概述
第三章 可信性工作项目管理
第一节 制定可信性计划与可信性工作计划
第二节 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第三节 维修性保证大纲的制订
第四节 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计划评审
第五节 综合保障计划的制订及实施
第六节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的编制
第四章 研制阶段可信性管理与监督
第一节 研制阶段可信性管理概述
第二节 研制阶段可信性管理与监督内容
第三节 可信性设计评审
第四节 可靠性、维修性评审检查项目单
第五章 生产阶段可信性管理与监督
第一节 生产阶段可信性管理的意义与要求
第二节 生产阶段质量、可信性管理与监督的内容
第三节 高可靠优质生产线的建立和管理
第四节 元器件的可靠性管理
第六章 使用阶段可信性管理与监督
第一节 使用阶段可信性管理与监督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装备装运、储存的可靠性管理
第三节 装备使用中的维修管理
第四节 装备使用阶段的寿命管理
第五节 售后技术服务的管理
第七章 可信性信息管理
第一节 可信性信息管理概述
第二节 可信性信息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可信性信息系统及其管理
第四节 可信性工程标准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可信性管理与监督的目的和意义
一、可信性管理与监督的概念
(一)管理与监督的概念
1.管理
管理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有四层含义:第一,管理是一个过程;第二,管理的核心是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三,管理采用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第四,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实践过程,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例如当今社会中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管理等。本书不是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而是研究装备的可信性管理。
2.监督
“监督”一词的原意是监察与督导,是指依照法规或文件要求,对人的行为或事物进程或状态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保证法规或文件要求的正确贯彻。也就是说,监督是一种控制活动,它具有控制和管理的一般功能和特性,哪里有管理,哪里就存在着监督。
由于可信性是装备质量特性,对其监督是质量监督的重要一部分,而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其目的是防止实体的状态随时间或环境的推移或变化而偏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监督一般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下面以质量监督为例来介绍。
1)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指由承制方内部的质量保证人员(除操作者之外)实施的质量监督。而此处所说的质量保证人员,在履行质量监督责权时应该是独立的、有资格的。在实际中内部监督的组织形式通常是由承制方主管或质量主管领导的一个专职质量保证机构或部门负责,监督者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内部监督的任务随着内部质量活动的不同而变化。如对“保证某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这一质量监督活动,内部监督的任务是对承制方内部质量活动中操作者是否按章操作和严格要求,检验员是否忠于职守,以及图样、工艺规范等质量文件是否有效贯彻,过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方面进行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