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之旅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李元洛 著
出 版 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 239000版次: 1页数: 243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543871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雅士之情才子之笔哲人之思豪侠之气
千年雄奇千年苦痛千年美丽千年忧伤
内容简介
《元曲之旅》系“中国文学之旅文化大散文丛书”之一。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诗、宋词、元曲鼎足而三,有如三座风光各异的峰峦。以唐诗、宋词、元曲为散文创作的题材,并构成自成系统与系列的专著,这是作者个人的创造,也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创举。
唐诗宋词尚有其它作家的散文单篇之作,目前元曲则无人涉猎。《元曲之旅》主要以元曲中的散曲兼及杂剧为抒写对象,含英咀华,感性与理性交织,力求发掘古典的当下意义与现代价值;文采斐然,抒情与议论交融,企望为读者提供别具一格的散文文本。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有言:“一杯在手,谁不谈笑风生?”读者三书在手,亦当如是。
作者简介
李元洛,湖南长沙人,1937年生于河南洛阳,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研究员,多所高校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已出版《诗美学》等诗学著作十种,散文集《凤凰游》、《书院清池》等多种,作品被选入百种散文选本,《月光奏鸣曲》获“第五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
背向文坛,面向文学,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自娱或以娱人,祈望不惟提升自我,而且有益社会人生,是为生存状态与文学信念。
目录
诗人的自画像
小漂泊与大漂泊
诗国神偷手
鸣冤诉屈的恨曲与悲歌
黄钟大吕
浩然正气
石破天惊
西北与东南
异数与奇迹
骗你没商量
财神爷与孔方兄
柴米油盐酱醋茶
与狼共舞
生存还是毁灭
臣妾与怨妇
末世文人的英雄情结
悲怆的豪放
丧钟为谁而鸣
翠袖佳人 白雪阳春
异性之情与同好之谊
花开三朵
春兰秋菊不同时
桃李东风蝴蝶梦
好花行到半开时
语言艺术的奇葩
美如缤纷的礼花
缪斯的点金术
后记
书摘插图
诗国神偷手
凡是读过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朝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读者,都知道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普救寺,也难免不对那一虽法相庄严却浪漫过风流旖旎的佛寺心向往之,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普救寺并非作家的虚构,而是实有其地呢?
在今日山西省之西南,西南边远之永济县,永济县城所在地赵伊镇西南十里名曰峨嵋原的土垣上,与潼关隔黄河而相望,一塔凌空,其旁巍峨着一座始建于齐末隋初的千年古刹,那就是名动古今的普救寺。寺前那条由长安迤逦而来经蒲津关通往北京的古驿道,见证了千年来多少大大小小的人物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多少历史兴亡的沧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对普救寺进行修复的工程人员在清理钟楼基址时,一块金代的石碣照花了他们的眼睛,也如一盏聚光灯照明了金元文学史的有关章节,那就是金代蒲州副使王仲道所作的一首七律,题为《普救寺莺莺故居》:
东风门巷日悠哉,翠袂云裾挽不回。
无据塞鸿沉信息,为谁江燕自归来?
花飞山院愁红雨,春老西厢缫绿苔。
我恐返魂窥宋玉,墙头乱眼窃怜才。
此词写于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1161)至十三年(1173)之间,何以为证?因为在王仲通诗之后,诗碣上有一段个别字迹已被岁月磨净的跋,那皋一位名叫王文蔚的官员所撰,开跋就说:“美色动人者甚多,然身后为名流所记者鲜矣”,而当年苏轼记徐州关盼盼,大定年问王仲通游普救寺以吊崔莺莺,大约都是因为苏、王均乃“风流才翰,有以相惜”。王仲道之真迹为好事者收藏,三十年后访得,“恐其字迹漶灭,故命工刻石”,时间是“泰和甲子冬至前三日”,即公元1204年,亦即金章宗完颜景泰和四年。这块记录了王仲通诗王文蔚跋而由院僧“兴德立石,吴光远刊”的诗碣,本来立于寺内,不知何时湮埋于地下而不见天日,直到几百年后又重新出土,为莺莺的故事作无声的石证有情的实证。有一年我从江南远去普救寺,手抚石碣,王仲道的诗句似乎仍有余温,但逝去的遥远岁月啊已经冰凉。
如果你也有缘远访山西的普救寺,不是像一般的游客那样只知在菩萨之前许愿烧香,而是想去重温近千年前已凉的时光,于月明之夜在墙下看张生怎样跳过墙来,听西厢边花影里莺莺心中怎么涌动“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诗句,那么舌灿莲花的导游就会一一为你指点旧迹遗踪,好像他或她当年都曾亲闻亲睹,今天只是为你提供见证人的证明辞。是的,在那个礼教森严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张生与莺莺的大胆之举是属于卫道士们斥责的“偷情”或“偷香窃玉”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