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
分類: 图书,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作者: 张维达 主编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字数:版次: 2页数: 39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13066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研究,必将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生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分析这个制度的历史暂时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则在于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要突破着重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的界区,大力拓展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研究领域,而且要探索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制度、市场经济运行以及宏观调控等一系列新的经济范畴。尤其是国民经济管理学科以及相关的部门经济学科,必须彻底突破按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新审视和改造这些学科,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改革实践的需要。
目录
再版绪言
绪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三、商品经济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个性
第二节 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 手段
一、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
二、资源配置和调节 手段
三、市场调节 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节 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形式
一、市场经济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萌芽
二、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形成和发展
三、现代市场经济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二、社会再生产运动和经济运行
第二节 经济运行机制
一、经济运行机制的特性
二、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体制
第三节 计划和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调节 功能
一、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
二、市场调节 功能分析
三、计划调节 功能分析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结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结构
三、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市场主体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市场主体与客体的界区
二、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市场主体与现代企业制度
一、企业、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
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三、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及管理制度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
第四章 市场体系与市场制度
第五章 国家宏观调控系统
第六章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章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比较(上)
第八章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比较(下)
第九章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思潮评析
主要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 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形式
二、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形成和发展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普遍的形式,资本和劳动市场出现,社会分工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市场日益突破地域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商品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也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量得到空前的释放。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形成和发展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商品生产规模还相对狭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受到封建行会、商业资本垄断等各种束缚。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反对封建社会残余和其他妨碍市场竞争的措施,提出了“自由放任”原则。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对自由竞争做了详尽论述,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亚当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主要在于加强分工、增加资本数量、改善资本用途。就分工而言,它是人类特有的交换倾向自发发展的结果,商品交换的自由发展必然促进分工;就增加资本数量而言,它是节俭的结果,而一个人节俭是由于他有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资本的增加则是各个人追求个人利益造成的;就改善资本用途而言,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为自己所有的资本寻找最有利的用途,人们在使用资本追求个人利益时,并没有想到社会利益,但结果总是自然地选择了对社会最有利的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