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舆论史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林语堂著,刘小磊译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9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080809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较早概述中国舆论演变过程的专著。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自古代到现代以来的民意是如何表达的?作者份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部分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和普通大众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时间公共批评。
作者尤其关心中国古代清议与朝廷权威之间的斗争以及民国时期新闻报业所代表的民意与国民政府的斗争,这再作者看来是民主再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再书中强调新闻报道要贴近人的内心和生计、要有人情味、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喜闻乐见、要用脚写作(指要多实地采访)等等,对当今的新闻工作不无裨益。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义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午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l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刨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火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目录
序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编 古代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第三章 古代歌谣
第四章 汉代的“党锢”和公平批评
第五章 魏晋时期舆论的凋零
第六章 宋朝的学生请愿
第七章 明朝的宦官、御史和东林党人
第二编 现代
第八章 现代报业的开创(1815-1895)
第九章 革命前的维新报业(1895-1911)
第十章 民国时期的报刊(1912-)
第十一章 报界之现状
第十二章 当代期刊杂志
第十三章 检查制度
译者附言
书摘插图
第二章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前面已经提到,严格说来,不能把中国的邸报等同于当代报刊。关于邸报还有很多可谈的东西。邸报确实是新闻发布的机关;至少从公元10世纪,就开始以定期出版的形式出现了。邸报报道的新闻,主要包括朝廷的近期活动、任免官吏的敕令、封疆大吏和卿相的奏章。有些敕令,尤其是官员的奏章,包含了当时的士大夫对重大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深思熟虑之见,博洽多闻,堪称宏论。这样的特性,使我们既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新闻事件,也可以看到在重大问题上的意见和批评。有些邸报是半官方的,晚近也有私人商业组织开始出版销售,从中牟利。正缘于此,一般认为,邸报就是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
另一方面,邸报亦有其局限。在早期,它只是地方官员派驻京师的代表给上司发回的新闻信。直到19世纪,这种信一般只以手抄的形式流传。竟然有一份8世纪印刷的邸报流传至今,这真让人难以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