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陈明明,何俊志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8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8094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介绍“中国民主制度结构”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人大代表的作用:代理人与进谏者》、《人大代表的作用:代理人与进谏者》、《现代政治观念:由来、悖谬与挑战》、《生活政治中的集体认同建构》、《民主、公共利益与中国公共政策的变迁》等文章。
目录
编前语
中国代表制度的改革
人大代表的作用:代理人与进谏者
地方人大、利益集团与法治的发展
中国大陆基层民主与乡镇人大代表的角色重构
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研究
人大代表的作用:代理人与进谏者
自主参选人的兴起与中国选举生态的新变化
人大代表选举中政治把关权的运行维度
人大民主制度建设如何防控黑恶势力的侵蚀
地方自治与共和
为何中国的地方自治总不成功
非对称协商:中国的共和传统
生活与政治
生活政治中的集体认同建构
大众传媒与新社会运动关系分析
现代政治观念:由来、悖谬与挑战
以恐惧死亡为分析理路
公共政策分析
民主、公共利益与中国公共政策的变迁
政策的“罗生门”——一项社会政策的变异与反思
政党与政府
“一线”“二线”体制的由来与变迁
轴心与外围:共产党的组织网络与中国社会整合
有限政府的政制构建:从政制重建走向宪政民主
对当代中国宪政转型的政制分析
书摘插图
中国代表制度的改革
人大代表的作用:代理人与进谏者
引言
在过去,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大多数代表对国家的忠诚彻底压倒了他们对选民的责任意识。在毛时代,代表们面对的是简单而又明确的期望,那就是,在人民面前代表政权。模棱两可的状况是罕见的,代表们很少有机会界定自身的角色本身的作用,或者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的选民。但是,近来,人们的期待在变化,社会正快速变动,机构改革也在进行,所有这一切,都改变了“人大代表”的任务,并在创造层面多样化、充满矛盾的代表角色认同。现在代表们已拥有前所未有的机会,依照对陈规旧例加以即兴发挥;已有些代表扮演起新的角色,这些角色与他们的传统职责相冲突,而且难以调和。
一方面,人大代表的任务仍然是向他们的选民解释政府的政策,充当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