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作者: 曹哲,高诚主编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460000版次: 1页数: 291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45932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正是为普通高校计算机学科“软件工程”课程而编写的教材。本书共14章,其中第1章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软件项目管理,其中增加了新的COCOMOII成本估算模型,并把“软件配置管理”的内容也放在第2章中,但把“软件可靠性度量”的内容放到第12章“软件测试”中,以求达到难点分散,结构更合理的目的;第3章介绍计算机系统工程;第4~6章介绍传统需求分析的有关内容,包括需求分析概念、面向数据流、面向数据、形式化等需求分析方法、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等;第7~10章介绍传统的软件设计的有关内容,包括软件设计的概念、设计过程和一般性技术,面向数据流、面向数据以及人机界面的设计方法、技术与工具、设计规格说明与评审等;第11~13章介绍软件的实现、测试与维护,主要包括程序设计语言与编码、软件测试与调试、软件维护等;第14章以案例驱动的方法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和流行的Rational Rose工具进行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和环境。全书共17章。内容主要包括:概述,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系统工程,需求分析,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面向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形式化方法,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基础,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人机界面设计,程序设计语言与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以及软件开发新技术简介等。
本书结构合理,在选材上注重了实用性,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本书对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的介绍几乎贯穿全书,概念清楚、通俗易懂、内容翔实、实例丰富、习题思考题与内容配合紧密。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软件开发人中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概述
1.1软件
1.2软件工程的概念
1.3软件生存周期
1.4软件开发模型
1.5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及环境
习题
第2章软件项目管理
2.1软件度量
2.2软件项目估算
2.3软件质量度量
2.4软件复杂性度量
2.5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
习题
第3章计算机系统工程
3.1计算机系统工程的概念
3.2可行性研究
3.3系统模型
习题
第4章需求分析
4.1需求分析的任务
4.2需求分析的一般性分析
4.3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习题
第5章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5.1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
5.2实体——关系图
5.3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5.4基于CASE工具的需求分析
习题
第6章面向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形式化方法
第7章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
第8章软件设计基础
第9章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第10章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
第11章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第12章人机界面设计
第13章程序设计语言与编码
第14章软件测试
第15章软件维护
第16章软件配置管理
第17章软件开发新技术简介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概述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和质量也在迅速提高,而其体积、功耗、成本却在不断下降。据统计,计算机的性能平均每18个月就可以提高一倍。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化、计算机与Intemet的连接,人类已经进入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使用都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软件。多年来,和计算机硬件相比,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效率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需求,软件成本在逐年上升,而质量却难以得到可靠的保证,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限制计算机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大型软件的开发,人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致使进度一拖再拖、成本失去控制、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所开发的软件难以维护。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环境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计算机软件工程学”这一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新兴学科,通常简称为“软件工程”。
本章主要介绍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软件、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环境等。
1.1 软件
1.1.1 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数据以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资料。也就是说,软件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其二是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和培训等有关的文档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