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约翰的打拼(中国白领必读的职场谋略小说)

分類: 图书,小说,职场,
作者: 柴志强著
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6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34443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像当场要离开一样准备好,像永远要留下来一样工作”
《杜拉拉升职记》策划团队着力打造,职场需要打拼,手段各有不同。好老板、坏老板,你该如何管理?资深职场局中人解密职场江湖,体悟职场生存之道。
最真实的职场生存体验,准职场精英的最佳修炼教材。
内容简介
丁约翰同学的简历:姓名:丁约翰;曾用名:丁中华;学历:第二工业大学机械英语专业;培训:EMBA;工作经历:上海红光机械厂 班组长、办公室副主任、外贸科科长,总公司驻美国办首席代表,500强企业CF公司销售经理、高级销售经理,合并后的CFMM高级销售经理,AB公司销售总监,创业成立华康控股,并任总裁。
绝大多数的人都将经历职场这段路,而且很少有人“牛”得可以自由选择老板。有职场,就有老板,而管理老板就会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本书将告诉你,办公室里的游戏其实是有规则的。只要我们遵循了规则,就可以成为职场游戏的赢家。
小说通过丁约翰的另类成长之路为职场新人们提供一个最真实的职场生存体验,也让准职场精英们早日了解成长的疼痛。
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生活就这么简单。
为了生存,你每天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我们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我们前进道路上有哪些陷阱,我们自身有哪些缺陷并如何去弥补?
或许是停下来,做几个俯卧撑,再阅读些什么的时候了。
阅读、思考、表达,这就是成长!
作者简介
柴志强,男,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成为了新上海人。现在上海一家外企就职。十余年的职场生涯中,从事过销售和市场工作,经历过国企、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也饱尝了办公室的人情冷暖。他一直保持着很朴素的生活状态,平日里也比较木讷,言语不多。忽然将十几年在职场中的经历写成了一部职场小说,朋友们看了后都相当吃惊,说平日里聊天时你都只听不说,原来都记在这里呀!交完稿后,柴志强将继续保持蛰伏的生活方式。
目录
前言成长的疼痛
人物表
引子
Chapter 1 色诱
Chapter 2 偷窥
Chapter 3 面试
Chapter 4 外贸
Chapter 5 出国
Chapter 6 美国梦
Chapter 7 猎头
Chapter 8 背景调查
Chapter 9 500强
Chapter 10 卖友
Chapter 11 并购
Chapter 12 偷拍
Chapter 13 EMBA
Chapter 14 站队
Chapter 15 Coaching(教练式培训)
Chapter 16 博弈
Chapter 17 AB公司
Chapter 18 Change Management (变革管理)
Chapter 19 咨询
Chapter 20 老鼠仓
Chapter 21 Orientation(入职培训)
Chapter 22 布道
Chapter 23 后宫
Chapter 24 布局
Chapter 25 收编
Chapter 26 Transfer Price(转移价格)
Chapter 27 黄雀
Chapter 28 出局
Chapter 29 求签
Chapter 30 谋划
Chapter 31 风险投资
Chapter 32 商业模式
Chapter 33 融资租赁
Chapter 34 反击
Chapter 35 内奸
Chapter 36 越级
Chapter 37 好老板
Chapter 38 老爷子
Chapter 39 变色龙
Chapter 40 败局
Chapter 41 曲终
后记 好老板和坏老板
附录 解构丁约翰,做一个办公室游戏的赢家
职场警示
书摘插图
Chapter 1 色诱
丁约翰的本名其实不叫丁约翰。
他叫丁约翰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他的本名叫丁中华,六十年代出生在上海的潘家湾,上面有两个姐姐,由于是独子,父母对他一直非常宠爱,这也间接地培育了丁中华日后唯我独尊的个性。
潘家湾属于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其建筑风格是上海著名的“滚地龙”风光。
“滚地龙”是指上海解放前穷苦百姓的住宅。解放前,由于连年战火,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现在的闸北、普陀和虹口等地,由于人多地少,又没有资金,难民们只能用毛竹和木片等搭建最简单的居住房。房子相连,如“滚地龙”一般。由此,“滚地龙”成为贫苦百姓的住房的代名词。“滚地龙”的房子最怕火,着火后,由于大多是木质结构,燃烧很快,而且邻里相距很近,火势蔓延很快。要命的是成片密集的房子,救火车也开不进来。这倒促使居民守望相助,因为这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上海有句老话:“不要和住在滚地龙里的人打架。”因为他们只要招呼一下,一下子就会聚集几十条汉子。“三湾一弄”是上海著名的流氓窟,还有一个著名的流氓窟就是“虹镇老街”。
每逢下雨,丁中华家里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后来,家里有了点钱,重新翻造了房子。屋漏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但住在“上只角”的上海人一听丁中华住在“三湾一弄”都会摇摇头,城府不深的人还会说:“你原来是那种地方出来的人哦!”对此丁中华一直耿耿于怀。
丁中华自尊心极强,他发誓要出人头地,住好房子,过上等人的生活。虽然当时他也不十分理解上等人的生活是咋回事,但他知道肯定不是这种每天到给水站打水,早晨倒马桶的生活。
高中毕业,丁中华没有考上大学。读了两年机电学校后,经学校分配进入了国营红光机械厂。红光机械厂是家数千人的国营大厂,属于机电一局,在当时也算不错的企业。厂子离丁中华家也近,骑车只要半个多小时。
丁中华被分在钣金车间。当时丁中华所在的钣金车间的车间主任叫刘向东。在一百来人的车间里,丁中华在刘向东眼里只是泛泛之辈。车间主任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生产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关心这个新来的叫丁中华的青年工人的职业发展之路。
丁中华在默默地等待着机会,因为他是一个有梦有理想的人。同时进厂的年轻人下班后,大多聚在一起打牌,丁中华除了努力工作,还有意无意地找些老员工聊天,这样,他间接地取得了许多信息。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很快,丁中华的机会就来了。
单位福利分房,刘向东在曹阳新村分到了一套房子。恰逢厂里生产忙,刘向东忙得连周日也要扑在厂里,正暗自发愁新房子装修的事情。那时候,装修虽然不像现在这么考究,但至少也要简单弄一下,比如刷刷墙,贴个瓷砖啥的。
刘向东吃饭的时候和几个哥们说了心中的烦恼,说每天下班还要弄房子,这一个人得弄到啥时候啊!下班后,这个刘向东的哥们又将刘向东的苦恼和丁中华说了。
丁中华一听说这件事,立刻知道机会来了。马上叫上两个朋友,就向刘向东的新居杀了过去。一到刘向东的新居,二话不说,掳起袖子就干了起来。完事之后,刘向东要留他们吃饭,丁中华坚决推辞,他自己掏钱请帮忙的朋友吃的饭。
这几天活干下来,丁中华也和刘家混熟了。刘家搬家的时候,丁中华更是身先士卒,出了大力气。刘向东也喜欢上这个叫丁中华、个子高高、为人热情的小伙子了。
三个月后,钳工组组长退休接班的事被提上议程,身为车间主任的刘向东大力推荐丁中华。就这样,丁中华从钳工做起,凭着在“滚地龙”拼打、左右逢源的经验,进公司三年不到就混上了钳工组组长的岗位,是整个公司最年轻的班组长。
一晃丁中华也做了两年的班组长,在这期间,他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报告。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国营单位,党票就是通行证。你若不是党员,提干是没门的。你不是干部,永远属于工人编制。虽然工人阶级当时还比较吃香,但丁中华凭着自己敏锐的嗅觉知道,工人阶级是永远不会和上等人划等号的。
丁中华人党的事情,厂内部倒是顺顺当当,没想到外调却出了情况。机电学校的教导主任是个实在人,她对丁中华印象很差,说丁中华喜欢吹牛、撒谎,个人生活作风也有问题。
所谓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就是丁中华在机电学校的时候,谈过一个女朋友。激情过后把女朋友的肚子给搞大了,对方家长找到学校来,要学校给个说法,“好好的女儿交给你们学校,你们学校要对她负责。”教导主任硬是将“我管得住你女儿,管不住她的裤腰带”这句话咽了下去,答应一定会严肃处理这件事情。
这两情相悦的事情在现在倒是没啥,可未婚先孕在当时可是大事。最后学校给了丁中华一个处分,临毕业的时候才给撤销了。但身为女性的教导主任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她坚持自己的观点,丁中华是一个人品有问题、道德败坏的人。这些评价,丁中华的档案里是没有的,可既
然组织在考虑让丁中华入党,教导主任本着对党负责的态度,将这些丁中华历史上见不得光的事情讲了出来。
参加外调的人大吃一惊,本来他们以为这次外调只不过是走个形式,没想到挖出了一颗炸弹。回去后,他们当然不敢将这些事情隐瞒,原原本本地向党委书记汇报,党委讨论后的意见是,虽然目前丁中华在红光机械厂的表现很好,但入党的事情先缓一下,还要对丁中华考察一下。
这一考察,又是两年。
这两年中,丁约翰依然只是一个班组长。虽然车间主任刘向东对丁中华很信任,但出于种种原因,丁中华的仕途之路暂时被搁浅了。
这时候,丁中华成长为一个壮小伙子,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1986年,丁中华和柳眉结了婚。柳眉也是潘家湾出来的,比丁中华小三岁,与他算是青梅竹马。柳眉技校毕业后也进入了红光机械厂,当时流行夫妻是同一家单位的。柳眉长得端正,丁中华身材高大,双方家庭也都是苏北人,这门亲事也算门当户对。其实柳眉也算颇有几分姿色,追求者不少,她还和厂里的一个技术员谈过一段时间恋爱,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分手了。柳眉最终选择丁中华,可能更多的考虑是双方都是同一地域人的关系。结婚毕竟是两个家庭的联姻。
当时结婚也简单,不像现在这般铺张,就双方亲戚聚在一起吃了一顿,还是自己烧的,然后朋友间再请一顿。新婚之夜,丁中华发现柳眉不是处女,但他也没吱声,毕竟他追柳眉追了很久才追上,再说他过去的风流史,柳眉也知道些。
从一些渠道,丁中华也慢慢知道了一些入党之路不顺的原因。丁中华寻思道:照这样子,啥时候能提干,过上上等人的生活啊?思来想去,既然当官不成,那么就多读点书,从技术上求发展,早点变成干部编制也好。
于是丁中华翻出搁置了很久的书本,想考电视大学。没想到每天回家之后,丁中华捧起书本就要打瞌睡;男男女女倒是精神十足。结果连考了两年,愣是都考砸了。儿子倒是生下来了。有了儿子,丁中华更加感觉到了肩上的重担。
第二次落榜之后,丁中华在家里发了两天呆。
丁中华觉得前途一片渺茫,党么人不了,考大学么又考不上。今后的路到底如何走?
想了两天,丁中华想通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还是要找人想想办法。光靠一个刘向东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法力更高的贵人相助。
那么这个贵人在哪里呢?他的那些亲戚的情况都和他家脚碰脚,柳眉的家庭条件和他家相仿,也出不来一个能助他的贵人。
局级领导他想攀都攀不上,那就只有从厂级领导身上打主意了。
在过滤了整个管理层人员之后,红光机械厂的厂长王有光进入了丁中华的视野。王有光独身已经有好多年了,一直一个人带着孩子过。王有光早年从戎,在工厂里平日也挺严肃的。说实话,丁中华自己一个人去也不大敢,于是他就拖着老婆一起去,反正一个厂的彼此都认识。
吃完晚饭,丁中华和老婆带着水果来到了王有光家里。丁中华夫妇来的时候,王有光正忙着辅导儿子做作业。丁中华见不是说话的场合,找了个理由就和柳眉退了出来。临出门的时候,环顾王有光零乱的家,丁中华若有所思。丁中华还注意到王有光有意无意地瞥了柳眉两眼,这天柳眉穿着连衫裙,两条白花花的膀子都露在外面。回来后,丁中华劝了老婆柳眉几天,让她单独去做王有光的思想工作,让王有光拉他一把。柳眉开始没同意,说“孤男寡女的,不方便”。结婚之后,柳眉安分很多,丁中华也心疼老婆,就不提了。但从此每天回家后都唉声叹气的,晚上男男女女也没有了兴趣。柳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公的心事,她是一清二楚的。最后,柳眉拍拍胸脯说:“这个王有光也不是老虎,难道还会吃了我?看老娘把他拿下!”毕竟老公好了,她也跟着好。夫妻本来就是绑在一起的蚂蚱。从此下班后柳眉找种种理由跑到王有光家里,还刻意打扮了一番,单独和他去谈心。
第一次见柳眉一个人来,王有光还很吃惊。柳眉来了之后就帮王有光收拾零乱的屋子,王有光拉也拉不住。
见凌乱的屋子被收拾得井井有条,王有光感叹道:“这屋子缺女主人的时间太长了。”
第一次柳眉除了干活啥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次来,王有光的儿子正好去爷爷家了,只有王有光一个人在家。王有光也盼着有个人来,一个人在家很寂寞。和上次一样,柳眉进门就收拾屋子,还边做边和王有光说笑,“王厂长,要不要给你介绍一个我的小姐妹?”王有光满脸通红,没有接她的话。
收拾完屋子,柳眉忽然拉住王有光的手说:“厂长,你要作主啊!”王有光一楞,说:“柳眉,啥事?”柳眉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他,有点幽怨地说:“我家男人整天在家唉声叹气的,说工作上没有奔头。他整天失眠,还影响了我们夫妻的生活。”
被一双女性的手温柔地缠住,王有光的心怦怦直跳。王有光想甩开柳眉的手,但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温是王有光期盼已久的。
王有光觉得体内有股热气在往上涌,他的底线最终失守了。
双方“交底”之后,最后王有光同意,将厂里委托第二工业大学脱产培养的大学生名额给丁中华。末了,王有光还暗示,说这事光他一个人还做不了主,若党委书记反对还是要黄。王有光还指点道:“党委书记就好喝两口。”
于是丁中华提了几瓶好酒到党委书记家谈了几次心,有两次柳眉也陪着去了,一来二去,和党委书记也处熟了。
结果,那年丁中华被评为厂劳动模范、优秀班组长。经红光机械厂厂领导研究一致同意,要好好培养厂劳动模范。
柳眉在王有光那里是如何“公关”的,丁中华心里明白。但如同当初没有点破柳眉不是处女一般,丁中华和柳眉从此也对柳眉和王有光的关系达成了某种默契,这是他们夫妻话题的禁区。多年后,丁中华虽然风流机会很多,但对原配妻子柳眉始终是不离不弃的。毕竟,没有柳眉的努力,他也迈不开职场上的第一步。对柳眉,丁中华始终有种愧疚感。
丁中华于是顺利脱产到第二工业大学去读大学,专业是机械英语。因为他是当年厂劳动模范中唯一一个中专生,学历算高的。
若干年后,丁中华自己总结道:英语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资源的整合。
丁中华没有想到,资源是有限的。他通过这些手段,得到了发展的资源。这对更多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会哭的孩子永远有奶吃,或许旁边哪个羞涩的孩子就这样悄悄地饿死了。
竞争就是全方位的竞争。
丁中华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按照牌理出牌的老实人,哪里是丁中华的对手?
社会在不断发展,许多词汇的含义得到了重新定义。在现在,“老实人”在某些时候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Chapter 2 偷窥
蓝天碧云,丁中华懒洋洋地躺在第二工业大学的草地上,看着面前跑来跑去的女生大腿。第二工业大学位于上海繁华的市中心,离南京路很近。丁中华的脱产读书使他能暂时脱离满是油污的工作岗位,在读完书之前,丁中华需要好好谋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两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这次的学生生涯,丁中华学乖了,和各级老师的关系都处得很好。偶尔和女孩子一些风花雪月,丁中华也能做到“点到为止”,没有啥风波。虽然丁中华的英语基础不算好,但他深知英语对他的前途的重要性,来不得半点虚假。经过努力,考试也都能过关。两年后,丁中华顺利地拿了张机械英语大专文凭。
在学习的同时,王有光厂长和党委书记那里,丁中华继续感情投资,他的格言是:“联系和沟通是必要的,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当然,在笼络厂领导感情方面,柳眉也出了不少力。
厂长和党委书记一合计,认为培养的大学生一定要人尽其才。
毕业后,丁中华回到厂里,被提拔为厂办公室副主任兼英语翻译。厂办公室副主任属于干部编制,至此,丁中华终于在职场上有了一个很好的起步。办公室主任姓潘,是红光厂的老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办事小心、认真,也深得领导欢心。
丁中华自我总结道:投资教育的回报是最高的。自此丁中华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且取得极大的回报,这是后话了。
既然属于干部了,待遇当然要提高,丁中华明确向厂里提出要改善住房的要求。
没想到事情就卡在潘主任那里,他说厂里困难职工多,咱就不凑热闹了。丁中华回家后和柳眉说,柳眉不答应,嚷嚷道:“凭啥咱放弃分房?我自己去和王有光说。”没想到王有光居然跳过潘主任,直接将丁中华的名字加到了申请名单。名单公布出来后,潘主任知道这是丁中华活动的结果,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丁中华知道,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厂里研究了一下,丁中华结婚后一直住在潘家湾的老房子里。这间房是丁家为儿子结婚临时搭建出来的,按照国家政策,临时房迟早要被强制拆除,因此,丁中华是无房户,属于需要照顾的特困户。无房的特困户完全符合厂里福利分房的政策,于是丁中华拿到了曹阳新村的一居室新房。说是新房,也是别人搬家后空出来的,但是新式公房比潘家湾“滚地龙”的房子要强多了。柳眉笑开了怀,一个劲儿地夸丁中华能干,让她在小姐妹中长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