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设计概论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汽车与交通运输,汽车,汽车保养与修理,
作者: 张志军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 358000版次: 1页数: 231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40740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实例,较系统地介绍了内饰系统的结构、工艺和材料,人机工程学、CAE分析和造型设计对内饰工程设计的作用。内容立足国情,兼顾国内外内饰设计新趋势,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术语规范、深入浅出,使学生或年技术人员能全面了解内饰系统的设计基本要求。
目录
彩插
1汽车内饰设计概述
1.1车身结构简介
1.2内饰系统设计简介
1.3内饰造型设计
1.4内饰装饰和色彩设计
1.5内饰工程可行性分析和设计
1.6内饰实体模型
2汽车内饰系统要求
2.1人机工程
2.2法规标准和安全性能
2.3尺寸配合
2.4噪声控制
3座舱系统
3.1座舱系统概述
3.2座舱系统各部件的典型结构、工艺和材料
3.3座舱系统的空间布置及安装基本要求
3.4座舱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
3.5座舱系统的主要试验
4座椅系统
4.1座椅系统概述
4.2座椅系统的典型结构、工艺和材料
4.3座椅系统与周边零件的典型界面
4.4座椅系统主要性能和试验及设备要求
4.5座椅系统的设计要求
5侧围饰件系统
5.1门饰板系统
5.2立柱饰板系统
6顶饰与声学饰件系统
6.1顶衬
6.2遮阳板
6.3辅助拉手
6.4地毯
6.5声学饰件
6.6行李舱系统
6.7衣帽架饰件
6.8车内照明系统
7乘员约束系统
7.1安全带
7.2转向盘
7.3安全气囊
8内饰零件常用材料
8.1 内饰非金属材料概述
8.2内饰塑料
8.3内饰织物
8.4内饰皮革
8.5其他装饰材料
9计算机辅助分析在内饰设计中的应用
9.1计算机辅助分析概述
9.2计算机辅助工程在内饰设计中的应用
9.3模流分析用于内饰产品设计
附录A:内饰常用名词术语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 汽车内饰设计概述
1.1车身结构简介
由于内饰零件几乎全部安装在车身上,与车身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内饰零件以往多作为车身上的附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审美、个性要求的提高,汽车内饰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轿车内饰件设计已经成为整车开发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市场营销重要的卖点之一,因此内饰已逐步从车身系统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的系统。
鉴于内饰件与车身在设计开发和制造过程中的密切关系,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车身的结构组成。
由各种各样的骨架件和板件通过焊接拼装而成的轿车车身,也就是行业俗称的“白车身”(Body—In—White,简称BIW),和内饰件相关的车身主要零部件如图1—1所示。
车身的骨架件和板件多用深拉延时不易产生裂纹的钢板冲压而成。根据车身不同的位置,一些要防止生锈的部位使用镀锌钢板,例如翼子板、顶盖等;一些承受应力较大的部位使用高强度钢板,例如散热器支承横梁、上边梁等。轿车车身结构中,常用钢板的厚度为0.6~3mm,大多数零件用材厚度是0.8—1.Omm。
在轿车车身构造中,有些重要零件的位置涉及到车辆的整体布置、安全及驾乘舒适性问题,例如立柱。一般轿车车身有3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A柱(前柱)、B柱(中柱)和C柱(后柱)。轿车立柱除了起支撑作用外,也起门框的作用。
设计师在考虑A柱几何形状方案时,还必须要考虑到A柱遮挡驾驶者视线的角度问题。一般情况下,驾驶者通过A柱处的视线,双目重叠角总计为50-6。从驾驶者的舒适性看,重叠角越小越好,但这涉及到A柱的刚度,既要有一定的几何尺寸保持A柱的高刚度,又要减少驾驶者的视线遮挡影响。B柱不但支撑车顶盖,还要承受前、后车门的支承力,在中柱上还要装置一些附加零部件,例如前排座位的安全带,有时还要穿电线线束。因此B柱大都有外凸半径,以保证有较好的力传递性能。现代轿车的B柱截面形状比较复杂,它由多件冲压钢板焊接而成。C柱与A柱、8柱相比,不存在视线遮挡及上下车障碍等问题。因此,构造尺寸大些也无妨,关键是C柱与车身的密封性要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