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壁垒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中外战争纪实,
作者: 杨增辉著
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1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70657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自亚当夏娃被逐出温暖安适的伊甸园开始,追求安全感的斗争就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从山川沟壑到藤牌木盾,一切自然和人工的物体都被用来增加防御的可靠性。这一切发展到20世纪,科技的进步已经削弱了防御与进攻的绝对隔阂,强大的火力也被用来增加防御的厚度,终于催生出一条空前恐怖的漫长壁垒。
本书回眸了大西洋壁垒上的经典战役,对二战时德军营建大西洋防线及盟军对之的突破进行了具体而平实的叙述。
目录
第一章 “海狮”计划的副产品
第二章 大西洋壁垒的由来
第三章 参与建设的德国人
第四章 “金汤”就是这样“练造”的
第五章 “金汤”的构成种类
第六章 “金汤”的品质报告
第七章 “战车”开往圣纳泽尔
第八章 “庆典”的灾难
第九章 隆美尔来了
第十章 隆美尔的报告
第十一章 隆美尔的困惑和争论
第十二章 德军的兵力部署
第十三章 D日的苦斗
第十四章 最硬的骨头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海狮”计划的副产品
深沟高垒是人类在冷兵器时代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之一,中国的万里长城便是其代表作。即便进入了热兵器时代,连绵不绝的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和要塞群构成的防线使得可怕的“堑壕战”依然占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导地位。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冷战时期虽然在人们心中铸起了一道无形的墙,但这道隔离墙毕竟只有柏林墙是真实存在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大西洋壁垒无疑是欧洲人在历史上建造过的规模最大的防线。虽然法国人和德国人分别修建了马奇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但大西洋壁垒5000公里的长度(从挪威北部沿着海岸线南下一直到西班牙)、布置的障碍物数量、雇用的劳工数量、耗费的水泥以及钢材数量都是绝对空前的,可以说,它的出现让欧洲的其他防线都相形见绌。
1940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在占领法国后达到了巅峰,英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全面收缩,希特勒妄想在欧洲大陆歼灭英国军队的梦想破灭。在丘吉尔发表了要永远战斗的演说之后,对英伦三岛始终存在幻想的希特勒决定实施“海狮”计划。很快,德军便踏上了大不列颠王国的领土,旨在夺取靠近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群岛的“绿箭”行动在短短4天内就完成了。虽然这些岛屿后来成为了大西洋壁垒的一部分,但希特勒下令夺取岛屿的出发点却是将它们作为攻占英国的前沿基地使用。
英国方面早已知道德军将对群岛发动进攻,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动摇后,为了保存实力,英国还是决定放弃这些岛屿,撤出了那里的驻军。但德军却不知英国撤军,6月28日,德军空军轰炸了根西岛上的圣彼得港和泽西岛上的圣赫利尔。
6月30日,由德军第216师396团2营营长阿尔布雷特兰茨少校指挥的前锋部队和海军小分队由运输机直接空运到了根西岛上的机场,由于没有任何抵抗,所以他们轻松地占领了根西岛,随后泽西岛、奥尔德尼岛、萨克岛以及无人居住的赫姆岛、布拉秋岛等先后落入德军手中。德国人很快便在海峡群岛上大兴土木,各类工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尽管它们的初衷是被用来作为前进基地而不是防线的组成部分。
最终,一直到1945年5月9日岛上的德国驻军向盟军投降,这些岛屿才得以解放。
1940年7月,希特勒要求在法国沿岸的加来一布洛涅一线建设4个重型海军炮台,这项建造任务被交给了德国公共建设部门即托特组织,时任托特组织副总司令的弗朗兹沙维尔道斯科中将在战后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这4个炮台的建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