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指导

分類: 图书,医学,基础医学,
作者: 杨黎青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1字数: 80000版次: 1页数: 49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31185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实验指导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配套教材。本实验指导包括四部分内容:医学免疫学实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医学寄生虫学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每位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些验证性实验和基本技术操作,可为今后从事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亦可培养独立工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指导最后开设两个综合性实验,学生可综合性地应用前三部分实验内容所学到的知识。
本实验指导供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系、针灸系、推拿系等专业学生使用,各校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关内容进行实验。
目录
实验室规则
医学免疫学实验
实验一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
实验二 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实验三 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四 免疫细胞检测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细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二 细菌的人工培养
实验三 细菌的分布、消毒与灭菌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
实验五 肠道杆菌
实验六 厌氧性细菌、白喉杆菌、结核分支杆菌
实验七 病毒与其他病原微生物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
实验一 医学原虫
实验二 医学吸虫
实验三 医学绦虫
实验四 医学线虫
实验五 医学节肢动物
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 弓形虫IgG抗体ELISA测定
实验二 环境水中病原茵的PCR测定
书摘插图
医学免疫学实验
实验一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
2.熟悉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3.了解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及意义。
二、实验内容
(一)直接凝集试验——血型鉴定试验
1.原理颗粒性抗原(如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与相应抗体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人类血清中存在着针对同种异型红细胞膜抗原的天然抗体(凝集素),当此抗体与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结合后,即可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这种现象称为直接凝集反应。以凝集素与相应血型抗原进行的直接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不同个体的血型或相应的抗血型抗原的抗体。
2.材料与试剂
(1)材料:载玻片、滴管、牙签、记号笔。
(2)试剂:抗A标准血清、抗B标准血清、生理盐水、人红细胞悬液。
3.操作步骤
(1)取载玻片l块,用记号笔分别于左右上角标写“A”、“B”。
(2)用滴管吸取抗A标准血清l滴置“A”角,用另一滴管吸取抗B标准血清1滴置“B”角。
(3)用第三支滴管吸取人红细胞悬液1滴分别滴人载玻片两角的标准血清内,以牙签搅匀混合。
(4)手执载玻片前后摇动数分钟,置室温10~15分钟后观察结果。
(5)于“A”角出现凝集现象者,血型为A型;于“B”角出现凝集现象者,血型为B型;两角均出现者,为AB型;两角均不出现者,为0型。
(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1.原理 以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上而形成的致敏抗原颗粒,可与相应抗体产生间接凝集反应。本实验中的HCG致敏颗粒即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吸附于聚苯乙烯乳胶颗粒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