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樊丽明等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7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51033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06JDB013)”的成果。
本项目研究采取了面向多级地方政府的专题访谈调查法、农户问卷和访谈调查法、归纳分析法等。
目前呈现级读者的研究报告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两部分。分报告中,第一至三个报告是侧重于多级地方政府供给公共品视角的研究,第四至八个报告则为基于3省245个农户调查、侧重于农民对公共品需求视角的研究。为便于国际交流,将部分报告的英文全文和另一部分报告的英文摘要纳入本收同进出版。
作者简介
樊丽明,山东淄博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专家,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专业特长为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品供给、税收基本理论、地方财政运行和公共政策等领域。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
目录
总报告 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
分报告一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动态特征及问题探讨——基于山东省3市16镇实地考察的研究
分报告二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格局分析——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分报告三 省级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地位:“双角色主体”假说及其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的分析
分报告四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
分报告五 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满意度分析——基于3省245户农户的调查
分报告六 农村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及农民满意度研究——基于山东省44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分析
分报告七 农村金融服务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对山东省45个行政村的调查
分报告八 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山东省45个行政村的调查报告
附录 农村公共服务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分报告一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动态特征及问题探讨——基于山东省3市16镇实地考察的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动态特征
供给农村公共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调查,笔者发现,与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状况相比(樊丽明、石绍宾,2005、2007),当前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主要表现出供给机制、供给内容与供给效果等三个方面的动态特征。
(一)机制嬗变:政府机制主导,市场和自愿机制引入并日趋活跃
1.政府机制主导:转移支付和支农投人大幅增加。供给公共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和公共财政的题中之意,在目前农村市场经济初步发展、农民平均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政府始终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导力量。调查中笔者发现,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镇政府的财政困难状况。表1反映了所调查的9个乡镇的财力规模与结构状况,从中可以看出,转移支付是乡镇财力的重要来源,大部分乡镇的财力主要来自转移支付,有的乡镇得到的上级转移支付甚至是本级收入的两倍多。调查中笔者还发现,转移支付的项目多种多样,既有平衡各地财政收入能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又有各种形式的专项补助,尤其是后者,名目繁多、种类各异,涉及地方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因此,转移支付持续增加、项目不断增多是当前财力分配的重要特征之一。
各调查地区把农村公共品供给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按照“上级财政补助、本级财政配套和村级自筹补充”的原则,把各种资源整合到新农村建设的平台上来,大大提高了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区县的财政支出中直接用于农林水利的比重都在6%~11%之间,而从同比增长看情况更是乐观,增幅最低的山亭区增长36.21%,而莱城区同比增长达到88.04%。调查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主要用于两类农村公共品的供给:(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类公共品的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2)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类公共品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