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林-----百夕谈
分類: 图书,传记,中国政治人物,
作者: 姚锦著
出 版 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8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199960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寡言著称的姚依林,竞作百夕谈,实在难得……因为姚讲话很少,也很少写文章,这本回忆录性质的“百夕谈”就弥足珍贵了。
——王梦奎(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姚依林百夕谈》意到笔到,随心所欲,不受一般格式束缚,更像是两人唠家常,却也把姚依林的一生生动地介绍给了读者。它真实的历史价值是任何其他叙写他的传记作品难以取代的,因而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传记文学》编辑部
姚依林的堂妹、作家姚锦,从1984年4月到1986年3月,两年间同姚依林作多次长谈。百夕谈者,言其多也,实数是43次。谈话内容,多为姚依林数十年之亲身历见。姚依林同意在他去世后发表。
——王梦奎(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
姚依林是中共高层政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长期主管经济工作。这是一本对姚依林的访谈录。与众不同的是。它是由姚依林的堂妹姚锦与其所作的跨时两年、长达43次谈话的实录。姚依林与堂妹的促膝交谈,更亲和、更随意,详述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也披露了中共党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台前幕后。对这些内容,姚依林同意在他去世后发表。
该书还附录了中央纪念姚依林的文章等,是了解、研究姚依林及其生活时代的丰富文本。
姚锦是作家,她的文笔灵动自然,语言亲切感人,加之几十幅独家历史照片,使本书图文并茂。生动可读。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长期主管经济工作。《姚依林百夕谈》是一本对姚依林的访谈录,与众不同的是,它是由姚依林的堂妹姚锦与姚依林所作的跨时两年长达43次谈话的实录。姚依林与堂妹的促膝交谈,更亲和、更随意,详述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也披露了中共党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台前幕后,颇具史料价值。对这些内容,姚依林同意在他去世后发表。该书还附录了中共中央纪念姚依林的文章,是了解研究姚依林及其生活时代的丰富文本。以寡言著称的姚依林讲话很少,也很少写文章,这本回忆录性质的百夕谈,就弥足珍贵了。姚依林的堂妹姚锦是作家,她的文笔灵动自然,语言亲切感人,加之几十幅独家历史照片,使《姚依林百夕谈》图文并茂,生动可读。
作者简介
姚锦,原名姚锦凤,1925年生。父亲姚震民国十四年(1925年)任司法总长、大理院长。姚锦1939年入辅仁中学。1944年入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新中国建立后,到北京市文委做编辑工作。后在北京市文联《说说唱唱》编辑部任编辑,在《北京文艺》编辑部任小说组组长。1952年与著名作家李克异(袁犀)结婚。曾著有小说《幸福》和散文《假日》,发表于《人民日报》文艺版。小说《幸福》后被苏联《火星》文艺刊物转载。1959年与李克异一起离京赴穗,在广东珠江电影制片厂编辑室任编辑,参加创作了《英雄诗篇》,当年曾获文化部奖。1983年离休后,最主要是办两件人生大事:一是和六兄姚依林的“百夕谈”;二是为李克异整理编辑旧作。
目录
谈《姚依林百夕谈》(代序言)王梦奎
题记:八十三岁的追忆
1984年谈话部分
4月1日谈话主题
父母身世及大家族生活
4月19日谈话主题
初入清华四件事
5月4日谈话主题
清华生活及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和地下
革命活动
5月25日谈话主题
30年代中期清华学生中左右翼的斗争
5月27日谈话主题
回忆与周小舟、彭涛、黄敬、郭明秋等共同组织“学联”,与“左”的“北平临委”的分歧
6月3日谈话主题
伟大的一二-九运动
6月10日谈话主题
赴国民党方面设下的鸿门宴;“一二‘九”后南下“到民间去”的决策过程;通过鲁迅先生找到党中央
6月17日谈话主题
“一二九”后当局的弹压;1936年2月底亲历惊险的清华围捕
6月24日谈话主题
清华围捕中在冯友兰家厨房避难;与守株待兔的特务一场惊险的周旋
7月1日谈话主题
利用大家族的社会关系为党做工作;回忆六十一人出狱的前前后后;黄敬与蓝萍的一段交往
7月15日谈话主题
“一二九”后斗争方式的变化:上层统战工作与扎实抗战准备同时开展;七七事变后平津市委的活动
9月2日谈话主题
七七事变后留守平津进行地下活动的七类组织和机构;六兄与六嫂的初识
9月9日谈话主题
平津纵横捭阖的斗争形势;从领导“华北各救”到组织“天津武装自卫会”;发动各界人士策划冀东暴动
9月23日谈话主题
1938年建立了与中央联络的电台;
从日本人的机构中获取消息
9月3O日谈话主题
由天津奔赴冀东参加领导冀东暴动;青纱帐倒后在冀东能否建根据地,内部有争论
10月7日谈话主题
“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十弦翻塞外声”、大军平西行
1O月14日谈话主题
巩固平西根据地的两件大事:清除地主武装、减租减息
1O月21日谈话主题
调任晋察冀分局途中遇险;躲避日军大“扫荡”再遇险
11月11日谈话主题
相持阶段艰苦而乐观的根据地生活
11月14日谈话主题
晋察冀分局秘书长任上的繁细工作
11月18日谈话主题
回顾1941年到1943年的三次反“扫荡”
11月25日谈话主题
当年与五台山的一段缘分;六兄六嫂成婚前后,两个孩子在反“扫荡”中夭折
12月2日谈话主题
日军投降后的新形势、新任务
12月30日谈话主题
以张家口为枢纽,负责转送大批干部赴东北;调任边区政府工业局,与江泽民同志共事
1985年谈话部分
1月6日谈话主题
军工厂大迁徙;千方百计生产装备弹药和“新式武器”供应前线
1月13日谈话主题
在晋察冀财经办事处,积极筹划华北财经统一;1947年土改中的过左政策;1948年主持华北工商会议纠“左”
2月3日谈话主题
与较早一批“搞财经”的人在一起的日子
2月17日谈话主题
进京接管官僚资本、外国在华资本;在中财委领导下为全国性商业工作搭架子
3月10日谈话主题
和投机资本斗争的头一个大战役——稳定物价
3月17日谈话主题
细述陈云卓越的工作作风和方法;稳定物价战役中的三条战线
1986年谈话部分
附录1从爱国学生到无产阶级革命家
附录2姚依林同志关于一二九运动的一次谈话
再版后记
书摘插图
题记八十三岁的追忆
父亲姚震是清代首次公派出国留学的法学博士,民国十四年任司法总长、大理院长。他在姚氏家族六兄弟中行六,与时任交通部部长、交大校长兼烟酒督办的姚国祯(行五,我们叫他五爸)同属安福系段祺瑞幕府。民国十六年北洋军阀垮台,他们退隐天津作了寓公。
我刚懂事的时候,姚氏大家族已显露衰退迹象。除了曾任江苏武进县县知事的姚绍枝(行二,我们叫他二爸)寓沪,任职于沪文史馆外,其他兄弟皆去世。我十岁丧父,那是1935年。我母亲把私房钱三千元交给姚国祯作寄养费,三房、六房遗孀遗孤均由姚国祯支撑,由天津日租界迁居法租界三层楼的3 2号路姚国祯公馆。
我是这个大家庭中排行最小的——第23位。我有12位兄长,最小的兄长比我大5岁。所以,他们带我玩耍,教我认字,我受宠于他们的爱护,耳濡目染地一天天长大。成长中的我首先从兄长们的作风、为人上懂得了有为国家民族愿肝脑涂地的真革命者,也有为寻个人出路、升官发财的假革命者,使我在爱憎上有了明显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