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学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葛红兵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156000版次: 1页数: 195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805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文学史,是文学作品的实现史,它不仅涉及过去,更涉及未来。文学史只有向史家的个体理解开放,才能真正成为审美意识史。我们不仅需要对以往的文学史研究经验进行整体反思,更需要建构一种系统的文学史学说,确立一门新兴学科——文学史学——的基本框架。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史理论,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史基础理论,讨论文学史观;二是文学史一般理论,讨论文学史存在形态、演变方式等;三是文学史操作理论,讨论文学史研究方法、治史模式等。
本书并不单是对以往文学史观念的批判审视,不但是对以往文学史撰述经验的总结,而更主要是从文学史学学科建构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文学史建设,是文学理论和史学理论相结合的交叉,是对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整体性、体系性、理论性的思考。
作者简介
葛红兵,1968年生于江苏南通,文学博士,历任湖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等,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青联社科联谊会理事。1993年起从事文学研究、创作及翻译工作,已出版各类著作数十种,学术方面代表作有《文学史学》、《人为与人言》、《身体政治》、《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等,创作方面代表作有《我的N种生活》、《沙床》、《财道》等,另有《葛红兵文集(三卷)》及自选文集《正午的诗学》、《中国文学的情感状态》等出版。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文学史的概念
第一节 文学史何以可能
第二节 文学史观念反思
第二章 文学史的时空结构
第一节 文学史时间结构
第二节 文学史空间结构
第三章 传统文学史观质疑
第一节 反映论文学史观质疑
第二节 进化论文学史观质疑
第三节 人本主义文学史观质疑
第四章 文学史方法论
第一节 文学史规律论
第二节 文学史方法论
第五章 文学史模式论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社会中心模式
第三节 读者中心模式
第四节 作者中心模式
第五节 文本中心模式
第六节 合论
第六章 文学史家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之间
第二节 诗人与学者之间
第三节 彼岸关怀与现世热情之间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文学史的概念
第一节 文学史何以可能
当我们说时间使文学史家的历史感成为可能时,我们无疑夸大了时间的效果,因为时间本身并不是历史感,历史感依赖于史家作为主体理解历史时所能感受到的深度,是历史理解的性质特征,而不是纯客体的时间范畴。这就使我们很可怀疑在史家的视野中审美的质素是否与共时阅读一样鲜亮,我们有理由将批评家拿起一本当期刊物时的心理状态与史学家在幽暗尘封的图书馆一角拣起一本发黄的小说时的心理状态区别开来,前者的身临其境的感受鲜度无疑是后者难以具备的。如果历史感是从发黄的书页中袅袅飘出的一种东西,那么,书页发黄的程度就代表了历史感的重量?这显然很滑稽,历史感必须是史家的感受的性质,它必须依赖时间流逝导致的距离感、陌生感,又必须建立在作家忘记这种距离之后以纯粹审美主体切入审美对象与之发生审美的心理共振的基础之上,也因此,它既是对时间距离特别重视的产物,又是抛弃了时间距离感的产物。过去,常识理论中针对历史感的相对应概念是“历史的态度”。所谓“历史的态度”,一般的看法是将对象放到历史时空中去把握,看它在过去的那一刻所起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概念相当诱人,因为它暗示,文学史家抛开时空距离在冥想中回归文学史作品产生时的具体情境是可能的,史家可以像昔日的批评家一样玩味那些蒙上了历史灰尘的作品。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史家的这种回归到底是否可能?假如有一条时空隧道,人可以经其转拓而去观望某个昔日,那或许还可能,可现实是人只能存在于此时此刻,不能超前地活在未来,同样,也不能重返过去。如果重返过去仅仅是意识通过冥想而得到的结果,那作为意识冥想的功能必然是依赖于主体此刻的状态的,冥想的行为方式是此刻的,那些冥想的结果就必然带着“此刻”的烙印。在这里历史感同时也就是现实感,只有进入史家现实感的范畴之中历史感才最终成为可能,就如伽达默尔所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及历史理解的实在。”(《真理与方法》)历史感是历史理解的属性,它一方面是一种异已感,另一方面又是一种亲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