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江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24000版次: 1页数: 257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3023315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丛书》全面总结了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好“三农”问题、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研究设计,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际篇,介绍全球工业化、城市化情景和典型国家(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研究;二是现状篇,介绍浙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农村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三是建设篇,介绍浙江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研究分析及对策措施。
内容简介
本书在深入研究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浙江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现实状况;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以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为核心,提出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成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政策思路与对策措施。
本书适合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科研人员参考,可用于大专院校农业农村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辅助教材,也适合我国党政部门农业农村管理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杨万江,男,1958年生,四川绵阳人,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研究员、管理学院教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人才”(“151”人才)。30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和农业部项目5项,浙江省重大课题6项,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规划2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一)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二)
前言
第一篇 国际篇
第一章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国际情景
第一节 世界工业化发展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化进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农业农村发展
第一节 美国农业与农村发展
第二节 日本农业发展与农户增收
第三节 国外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二篇 现状篇
第三章 浙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一节 浙江工业化发展
第二节 浙江城市化进程
第三节 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 浙江农业农村发展
第一节 农业发展
第二节 农村进步
第三节 农业农村发展特点
第三篇 建设篇
第五章 浙江现代农业建设
第一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节 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
第三节 建设现代农业的对策
第六章 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
第二节 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导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国际情景
第一节世界工业化发展
工业化几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阶段,工业化的水平标志可以用工业增加值(工业GDP比例)表示,费雪一克拉克的产业部门学说理论已做了基础性的研究。钱纳里在1975年提出了工业化的一般特征、工业化与经验性的结构转变以及工业化标准模式;英国发展经济学家瑟尔沃在1999年出版的《增长与发展》中,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作用以及对国家经济结构转变和工农业关系;西蒙库兹涅茨于1971年提出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产出结构变化理论与分析方法。大量研究充分表明,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变的贡献是突出的。
虽然人们已经看到工业化过程不可避免和重要的经济社会作用,但人们仍不清楚工业化运动规律及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与机制。如果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衡量,事实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工业GDP比例由低到高再逐步降低的运动过程,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GDP比例似乎还在经历不断提高的过程。不管是从静态角度还是从动态角度考察,工业GDP比例变化是否存在一般规律?工业GDP比例一般会在什么水平上达到最大值?充分认识工业化变化的这些规律特性,对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三次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有助于指导农业与农村根据这些规律性变化做出调整。鉴于此,本节应用世界银行数据库的多国数据,实证研究多国工业化运动过程,包括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进一步分析工业化阶段变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