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古代书籍史(修订本)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图书馆学 档案学 ,
作者: 李致忠 著
出 版 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18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13365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原是通俗读物,读者对象从中学生一直到成年人,要求雅俗共赏,老少成宜。因此,不但用语要通俗,其中略微生僻一点的字都要注音。此次修订,这些特点基本上未予改变。有所改变者,重在核对引文,谨慎标点,深入浅出地加以诠释。
目录
第一章 书籍与书籍史
第一节 什么是书籍
第二节 书籍史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
第一节 语言、传说与记事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与形成
第三节 初期书籍的产生
一 甲骨文书
二 青铜器铭文
三 早期石刻文字
第三章 正规书籍的产生与历代书籍的创作
第一节 正规书籍的产生
第二节 历代书籍的创作
第四章 书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
第一节 书籍的生产材料
一 纸书出现前的书籍生产材料
二 纸书的出现和流行
第二节 书籍的生产方法
一 印制书籍出现前的书籍生产方法
二 印制书籍的出现与发展
三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五章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艺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书籍的版面设计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籍的插图版画
第三节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
一 简策
二 帛书卷子装
三 纸书卷轴装
四 经折装
五 梵夹装
六 旋风装
七 蝴蝶装
八 包背装
九 线装
十 毛装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图书保护
第一节 整治书籍的制作材料
一 染纸入潢
二 纸张涂布
第二节 书籍的阅藏保管
一 阅览爱书
二 藏书保管
第三节 古籍的维修保护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书籍与书籍史
第一节什么是书籍
关于什么是书籍,在现代人的思绪里几乎都有清晰的概念,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要是较起真儿来,这“书籍”一词的形成与演变,还真需要做个简单的交待。
“书籍”在古代亦称为“典籍”、“载籍”。《春秋左传注疏》卷七十四《昭公十五年》谓“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孔颖达《正义》解释说“高祖”指高远之祖,九世孙伯黡为晋之正卿,掌典籍有功,是为大政,故曰籍氏。后世将典册书籍统称为典籍,盖缘于此。《孟子告子下》说:“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东汉赵岐给这句话作注,说是典籍者,“谓先祖常籍法度之文也”,也就是登录有关法度方面的书册典籍。西汉孔安国古文《尚书序》则说:“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这里的“典籍”与“书籍”显然是同义语了。
《史记伯夷列传》谓:“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后汉书班固传》说班固“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这里的“载籍”显然也是“书籍”的同义语。但“书籍”二字连读成为一个词,其起源似乎比“典籍”、“载籍”还要更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