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录学:理论、传统与发展(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 第二辑)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图书馆学 档案学 ,
作者: 王新才 著
出 版 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33743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王新才目录学方面的论文2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目录学基本理论、中国目录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录学传统等方面。 在研究中国目录学传统时,他引入了库恩科学哲学中的范式概念。通过研究《七略》范式,他认为我们现在所讨论的目录学传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一范式及其演变与概括总结。 在探讨中国目录学的产生发展演变时,他提出了目录学的演进动力这一概念。这一动力由目录学内在动力与外在文化合力构成。 他认为古典目录学注重文献整理,近代目录学重视读者,而现代目录学整合二者,是研究文献与读者间书目情报交流的科学。围绕这一基本理论,他探讨了书目情报的结构、功能与文化意义,认为书目情报是关于文献的能反映文献存在的效用信息。他还探讨了文献的生成、文献增长与文献接受、文献的选择性传播等问题。 可以说,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这个集子的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目录学方面的论文2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目录学基本理论、中国目录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录学传统等方面。
作者简介
王新才,男,生于1965年9月。湖北汉川人。1981年9月就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学院)分别于1985年、1988年及1994年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与政治文化、目录学。学术兼职: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目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目录
论目录学是研究文献与读者间书目情报交流的科学
关于书目情报的几个问题
文献生成论
论文献增长与文献接受
——兼论文献整理与知识组织的必要性
论文献的选择性传播
试论中国目录学传统
从会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到书目控制论
中国目录学导读传统的演变
传统不是被驳倒的,而是被继承或取代的
——如何对待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
论佛典目录的走向及其对目录学的贡献
从古典目录学到现代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
目录学研究应用其他学科方法的思考
从书目的目的、方法看今后的目录学研究
档案文献编纂:影响和塑造主流文化的一种途径
超媒体数据库技术与档案信息组织
当前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试论个人著述书目在目录学中的地位
试论个人著述书目与传记、年谱、别集的关系
论个人著述书目的编制
社会科学文献类型、特点与用户需求研究
类书立类思想与类书衰亡原因初探
目录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994年以来的中国目录学理论研究综述
主要论著目录
书摘插图
论目录学是研究文献与读者间书目,情报交流的科学
一般认为,1959年陈光祚先生发表的《目录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文引发了关于目录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此后长时间内,目录学领域论争纷纭,出现了如图书说、目录说、关系说、矛盾说、事业说,等等。l990年,陈光祚先生又发表《目录学是研究文献流整序、测度和导向的科学》一文,发展了他对目录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31年间,陈先生的两篇文章如石击水,反响巨大。本文拟以书目情报作为目录学的基点来探讨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敬请方家指教。
1 目录学是关于文献与读者的文化现象
目录学是关于文献与读者的文化现象,这是由人类书目行为决定的。
书目行为是人类为利用文献而整理文献的行为。由于文献的大量出现而形成散乱无序的文献流,文献流也就是形成、发展中的文献系统,它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增长的状态,尽管修改后的文献增长曲线显示文献增长最终有一个上限,但这个上限却并不意味着文献不再产生。只要人类存在,自然界存在,人类就会不停地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信息变为知识、变为文献,而文献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为人们方便地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