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剿匪纪实丛书——西北大剿匪纪实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袁志刚 等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80000版次: 1页数: 342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65566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新中国剿匪纪实丛书》之《西北大剿匪纪实》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在西北五省(区)波澜壮阔剿匪肃特的历史画卷和那个历史时代一些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填补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剿匪肃特历史的空白。
这是一段全面反映在建立和巩固新中国的历程中,人民解放军与特殊的敌人,采用特殊的形式,进行一场特殊战争的纪实丛书,是新中国历史中一段波澜壮阔、曲折复杂、可歌可泣的历史,值得后人永远记忆!《新中国剿匪纪实丛书》之《西北大剿匪纪实》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在西北五省(区)波澜壮阔剿匪肃特的历史画卷和那个历史时代一些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填补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剿匪肃特历史的空白。
作者简介
袁志刚,1962年7月参军.大校军衔,曾任文书、保密员、团宣传干事、师新闻干事、报社编辑、记者、副处长、处长、兰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副主任等职。出版了《西部悲歌》等著作,发表过《光明的选择》、《踏破贺兰山阙》等纪实文学作品及消息、通讯、言论稿件约120万字。
目录
第一章 生死搏斗
第二章 风卷残云势如虹
第三章 梦断秦巴山脉
第四章 “救国军”命丧黄泉
第五章 八勇士智取华山
第六章 “北霸天”身埋黄沙
第七章 马家军狼狈西窜
第八章 鏖战高原草地
第九章 毛泽东关注西北剿匪
第十章 铲除“三害”
第十一章 “我们是子弹”
第十二章 平息“58”叛乱
第十三章 马忠义抵不住一颗手榴弹
第十四章 独臂将军挥刀砍“顽瘤”
第十五章 活捉“贺兰王”
第十六章 驰骋千里河西
第十七章 保卫伊吾
第十八章 追剿匪首乌斯满
第十九章 “青龙大元帅”葬身莲花山
第二十章 凯歌满天山
第二十一章 “王胡子”手中的算盘
第二十二章 对叛匪的十七次劝降
第二十三章 “42”叛乱始末
第二十四章 雪域升起红太阳
第二十五章 最后征战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章 风卷残云势如虹
陕南、甘肃、宁夏土匪蠢动。汪锋、许光达、杨得志将军说,人民解放军是打游击出身,如果有人想和我们打游击,那是非被歼灭不可。国民党中将马继援出逃前写的九封密信种下了青海匪乱的祸根。第一兵团进军新疆,沿途平息二十多起原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叛乱在西北,剿匪最早的是陕南地区。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当年陕南军区和第十九军的3万多名将士,历时6年(1948年6月至1953年10月),开展声势浩大的剿匪肃特斗争,为人民共和国的安宁与巩固,英勇奋战,歼敌两万。有2200多名干部战士“光荣”了。征战归来血染衣,常使热泪落满襟。他们惊天地泣鬼冲的伟绩,日夜奔腾不息的千里汉江和万重青山像个历史见证人,向人们诉说着一串串动听的故事……
陕南,历史悠久,地理特殊。它背靠秦岭,面对巴山,地腴民勤,山势险峻,自古就是兵家割据称雄的战略要地。秦末楚汉相争,刘邦据守汉中,“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三国时,蜀国诸葛亮六出岐山,兵戈曹魏,把汉中当作屯兵筹粮的“战略后方”。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垣战败曾退守陕南商洛山区,备战备粮,养精蓄锐,成为他日后占领中原直捣京都的战略出发地。清末太平天国义军和民国初年的白朗起义,也曾在此与封建王朝的官兵开展旷日持久的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