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

分類: 图书,小说,情感 ,情色,
作者: 棉棉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100000版次: 1页数: 231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530117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是如此的一个喜剧女王!在所有心碎的游戏里留下了我的档案。我冻死了,这就像我们的关系,这就像所有的爱情。 棉棉的拟自传体长篇小说《糖》正是围绕着“自由和选择”这一既古老而又时新的话题,叙述了一个“问题女孩”红和她在青春迷途中邂逅的几个同样有“问题”的少男少女的故事。
中国最具震撼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时代》周刊
可能是中国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棉棉的小说深入探讨新一代中国青年最深刻最内部的经验。
《国际选驱论坛报》
她是最完美的Diva!这位上海的文化偶像从未停止过她的脚步,活跃于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美国PBS电视台 FRONTLINE节目
中国“文坛坏女孩”棉棉离开“毒品”、“派对”,甚至“性”以后,在她的新作中注入了更为成熟的全新的启示。
法新社
棉晳是90年代最独特的声音,她不为自己痛苦的过去而哭泣,她冷静地分析自己以及那些边缘青年的生活。
《南华早报》
《糖》,比《猜火车》更生猛的作品。
美国《远东经纪评论》
内容简介
《糖》是一个另类女孩的真实故事,她无法选择,她的故事从何时何地开始,她自己也无从选择,她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随时随地都可能一跌到底,但是那根坚韧的神经、那种坚强的生命力支撑着她,直到写作带着医生的使命走进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因此而改变了颜色。
作者简介
棉棉,本名王莘,一九七零年出生在上海,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作品中独有的伤感气息及内省风格,引起批评界的注意。她将小说的诸多传统置之一边,自称小说“是用身体去写得”,所以其作品掺入了特有的“残酷青春”气息。其作品风行大陆,并逐渐在当地形成一股“棉棉现象”。 棉棉十八岁时离开父母,到过上海等许多城市。她当过DJ,也做过歌手,自杀过,并曾吸过毒,经两次戒毒终于成功。她于一九九五年回到上海治病,并注册了一家工作室,从事音乐制作及唱片推广。 对棉棉而言,生活的迷人之处在于她相信意外。她的语言快速,感性而神经质,小说大多涉及边缘青年的生活,并以摇滚的精神写作,以自己的经历,想象力及女性直觉,叙说生活的感概,并描绘出都市夜生活的画卷。这些小说发表后各界评价毁誉参半,但她不在乎,因为自己的小说读者本色来就是“问题青年”,而不是评论家。 棉棉在大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每个孩子都有糖吃》(收录于本数)等书,造成轰动,其本人具有的传奇经历,让她拥有了大量的年轻读者,被誉为“新人类的代言人”。
书摘插图
1
下雨的时候常会想起玲子。玲子对我说过有一首诗里写着:春天总是要下雨,那是大地和天空在做爱。对此我们都曾迷惑。那时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小问题纠缠,例如病菌,例如恐高症,例如“爱情是抽第三根烟时的想象”。玲子是我高中时的同桌,她长得像一张白纸,她的苍白是一种状态,一种出神的状态。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是个爱吃糖的女孩,郁郁寡欢,成绩不好,我喜欢收集糖果纸,用糖果纸和放针药的盒子做太阳眼镜。
高二第一学期开学不久,玲子的头发开始变得这里短一截那里多一段的,她的脸上经常出现被指甲抓伤的痕迹。她本来是个极安静的女孩,那时她的安静变成了古怪。后来,玲子告诉我她确定班上有个男生在注意她,并且目光“炽热”。我记得她当时对我用了“炽热”这个词。她说他炽热的目光没完没了地围绕着她,这让她满脑子私心杂念。她说她是决不可以为读书以外的事分心的。玲子认为他看她是因为她漂亮。玲子认为自己很漂亮,玲子认为自己的漂亮是一种问题,她为此感到羞耻。所以玲子开始把自己搞得很难看。她以为这样事情就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她认定她丑了就不会有人再看她了,没有人看她了,她就可以好好念书了。玲子说她是必须要好好念书的,所有人都认为惟有考上最好的大学才能有最好的未来。
在那整整一个学期里,玲子千奇百怪地变换着她的样子。很多同学为此费解,并且不再接近她。
我并不觉得玲子有多漂亮,我理解她,我想她只是太紧张。学校把我们抽空了。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帮玲子。她是那种平面、静止、刀枪不入的人。
有一天,玲子没来上学。那个位子从此就一直空在那里。听说玲子有暴力倾向,被她父母用绳子绑去了精神病医院。
我曾偷偷跑去精神病院看她,我穿着红色防雨面料运动衣在星期六的下午钻进医院的铁丝网。其实我是可以从大门进去的。我在冬天给玲子带去她最爱吃的娃娃雪糕、香草橄榄和杏话梅。我不停地吃着巧克力,她吃着娃娃雪糕和香草橄榄。病房是浅绿色的,病房的其他病人都是大人。基本上都是我在说话,不管我说什么,只要一个话题结束玲子就会笑,那是真正的银铃般的笑声,我觉得她的笑太他妈的奇怪了。
玲子是说过些什么的,玲子不断重复“在医院里吃药人吃得这么胖人吃得这么胖”这句话。
玲子出院了,她的家长让老师通知大家:谁也不准去看望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