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升级之路——西樵纺织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作者: 岳芳敏 等著
出 版 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6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80597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年中,西樵纺织集群有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对其创新、升级机制和路径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西樵纺织集群创新、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各行为主体——政府、企业、技术服务组织、行业商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之路;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升级之路等。
作者简介
岳芳敏,女,1968年生于新疆,祖籍安徽。英语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主持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省社科规划、校/院立项课题,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级社科规划、软科学、香港高校科研基金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公共财政制度、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经济等。先后在《管理世界》、 《学术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走进西樵
一、纺织面料名镇
二、我国第一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
三、协调发展的西樵
四、西樵纺织集群创新、升级模式
(一)“政府+企业”的创新模式
(二)“政府+企业”的升级模式
(三)“政府+企业”共创生态工业园,推动纺织产业升级
(四)不断发展演化的“西樵模式”
第二章 西樵纺织产业的历史溯源
一、“广纱甲天下”
二、陈启沅与西樵纺织产业发展
三、改革开放前的西樵纺织业发展之路
(一)经济改组
(二)技术改造
四、结语
第三章 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
一、西樵纺织业集群的形成
(一)西樵纺织品生产基地的形成
(二)西樵纺织专业市场的建立
二、西樵纺织集群的生成机制
(一)国企的孵化
(二)专业市场的驱动
(三)产业历史文化传统
(四)企业家精神、创业文化传统促成产业集群的形成
(五)产业集群自发形成的条件
三、内生型纺织集群的特征和竞争力分析
(一)内生型集群的特征分析
(二)内生型集群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集群的拥挤效应
四、纺织与“仿织”——西樵纺织集群的兴与衰
(一)“仿织”:剪刀剪出的专业市场
(二)问题凸显:创新不足,集群陷入困境
(三)制约西樵纺织集群发展的其他综合因素
五、结语
第四章 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科技兴纺”:以创新求发展
二、轻纺城的建立:以专业市场促发展
三、“抓大放小”、“扶优扶强”
四、从制版公司到技术创新中心,提升集群竞争力
(一)西樵轻纺城面料制版公司l
(二)南方技术创新中心
(三)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南方技术创新中心
五、结语
第五章 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升级之路
一、人选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
(一)背景:国内外新形势所迫
(二)西樵纺织集群的升级之路
二、纺织产业基地:建设生态工业园
(一)“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二)绿色平台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三)打造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纺织产业链
三、构筑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集群升级
(一)产业集群升级机制、路径和模式
(二)拉美国家和意大利产业集群升级经验
(三)西樵:政府建立技术服务组织带动、扶持集群创新升级
(四)技术服务组织与企业互动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
四、结语
第六章 地方政府: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一、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二、放松管制,大力招商引资
(一)转变思想,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发展
(二)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招商引资
三、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提供良好服务
(一)加强市场建设,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三)建设公共创新平台,促进企业创新
(四)扶优扶强,帮助企业做强做大,促进集群发展
(五)成立行业商会协会,加强行业协作
(六)创建区域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
四、结语
第七章 西樵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一、在技术服务组织扶持下形成创新能力的西樵企业
二、以创新创造流行、打造面料名镇的纺织企业
三、西樵纺织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机制
(一)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西樵纺织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机制
四、西樵纺织企业风采
(一)集聚效应下的西樵纺织企业
(二)不断成长中的西樵纺织企业
五、结语
第八章 行业协会:从无位无为到有为有位
一、西樵行业协(商)会的成立
(一)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的成立
(二)西樵商会的成立
二、有为有位的纺织行业商会
(一)加强同业交流,促进行业自律
(二)组织行业培训,提升行业素质
(三)促进集群内企业与外界交流,创建区域品牌
(四)协助企业塑造品牌
(五)组织企业从事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
三、进一步加强西樵协(商)会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与会员企业沟通,协调会员企业间的利益
(二)进一步为中小会员企业提供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协会人才队伍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
第九章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
一、纺织业发展趋势
(一)世界纺织工业发展趋势
(二)国内纺织业发展趋势
(三)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西樵纺织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西樵纺织产业集聚的优势
(二)西樵纺织行业升级改造走在国内前列
(三)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三、西樵纺织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供求环境的变化
(二)人民币升值影响
(三)绿色标准的限制
(四)社会责任标准的制约
(五)特殊保障条款的限制
(六)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西樵纺织企业其他方面的不足
四、西樵纺织集群升级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二)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三)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纺织品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
(四)注重自有品牌的建立
(五)加快完善“一个平台、五大支柱”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六)全方位引进和培育人才
五、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走进西樵
一、纺织面料名镇
西樵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①东濒北江顺德水道,有西樵大桥与南海南庄镇相接;南与沙头、九江镇接壤;西临西江,与高明区隔江相望;北与丹灶镇和三水区白坭镇为邻。②镇内辖区面积l77平方公里,下辖4个城区、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4万人,流动人口7万人。位于西江和北江之间的西樵,水资源丰富,拥有四季温和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曾是粮食作物的丰产地区;西樵水陆、陆路交通便捷,离广州仅4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同比增长14.3%;经济总收入255亿元,增长17.9%,其中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22%;工商税收8.17亿元,增长12.2%;镇级财政收入3.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