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瞬逝的辉煌岭南大学六十四年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陈国钦,袁征 著
出 版 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5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806009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提起教会学校,我们首先会想到它们的宗教性。然后就是它们安静的学校环境、良好的教学设施和高质量的英文教育等等。教会学校的这些优势吸引了许多中国学生。不少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教会学校读书。教会高等院校不仅对中国现代高校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引导与示范作用,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新式人才,进一步影响中国教育甚至社会的各个层面。 为更全面了解教会高校,特别是岭南大学的发展历程,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当年的报纸到教会高校的档案,从教职员工之间往来的书信到学校毕业生的回忆,从研究专著到各类相关的论文等等。随着这些资料,我们一步步走近岭南大学。
内容简介
跟英语不同,在中文里,“侵略”是一个明确的贬义词。近百年来,中国人不断听到“文化侵略”的呼喊。但是,站在镜子前,我们看到,自己的发型、眼镜、衣服和鞋子都是西式的:我们从头到脚都是从外国学来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不生气?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满洲国”,学校里的“国语”课程教的是日语。这令人愤怒,因为这是日本军队用刺刀和机枪逼的。于是,我们看到一条界线:用暴力强迫的是侵略,而自由的选择,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都不是侵略。
作者简介
陈国钦,惠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讲师,200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史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专攻广东教会教育史,发表过《厦葛医科大学与中国近代西医教育的发端》和《20世纪20年代广东教会高等教育的课程中国化》等论文。
目录
前言 走近岭南大学
第一章 创校(1888-1918年)
第一节 哈巴牧师的建校之梦
第二节 尝试
第三节 录取大学生
第二章 终于成为大学(1918-1922年)
第一节 从中学到大学
第二节 形成特色
第三节 开风气之先
第三章 冲击与转变(1922-1927年)
第一节 预兆
第二节 挑战与应答
第三节 变革与发展
第四章 光荣岁月(1927-1937年)
第一节 钟荣光其人
第二节 联合与学科扩建
第三节 重新定位
第五章 战争年代(1937-1948年)
第一节 战争的冲击
第二节 几度迁移
第三节 再现康乐
第六章 最后的努力(1948-1952年)
第一节 重建
第二节 新政府
第三节 从朝鲜战争到院系调整
第七章 延续
参考文献
附:1939年岭南大学组织系统图
岭南大学历届毕业生一览表(一)
岭南大学历届毕业生一览表(二)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创校(1888--1918年)
第一节 哈巴牧师的建校之梦
19世纪后半叶的广州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鸦片战争以前,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窗口。地理优势等因素使得广州成为海外华侨的一大输出地。
鸦片战争之后,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如果说各国商人从中国的开放中获得的是经济利益,那么热衷于把耶稣福音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传教士们则从中获得了传教活动的便利。协助条约谈判的传教士为自己争取了传教的条件和机会:可以在开放的港口居住、建造房屋、医院和教堂;可以到中国各地旅行;可以学习中文和购买中文书籍;享有治外法权,可以自由开展宗教活动。
此后,在中国的传教士数量增长很快,他们在中国各地活动,不少传教士甚至成了中国通。但是,中国的国门虽然打开了,中国人却没有马上对外来的宗教敞开胸怀。传教事业发展的缓慢、中国人对福音的冷漠令传教士们感到痛苦。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听他们讲授耶稣的救世福音,传教士们开始尝试开办学校、医院等机构。关于教会学校的目标和作用的争论一直存在,教会学校的数量却没有停止增长,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学术水平逐渐提升。
……